赵伯圉这才意识到在国君嬴康的左下首还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哦---,原来是申相来了,司马伯圉见过申相。”说这话的时候,二人的脸上多少都是有些尴尬的。
其实此前申国宰相已经跟秦人负责这件事情的司马伯圉见过面临。只是不知道就在自己跟散伯商谈的时候,司马伯圉等人同时也跟公子余臣的使者接上头了。
这个?
“公子余臣的使者也来虢城了?”既然司马伯圉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份上,申相也没有必要装作不知道了。
“来了,其实人家跟你们同一天来到了虢城。不过我家君上还没有见他呢?”赵伯圉对申相说道。
“哦---,既然公子余臣的使者也来到了虢城,这么说他也是来寻求秦人支持的?”
“那是当然,若不是为了寻求秦人的支持,他一个花花公子。纨绔子弟,怎会想到我们秦人呢?”
听完赵伯圉的话,申相点头道:“不知司马能否告诉外臣,公子余臣给你们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
这话就已经涉及到秦人的核心利益了,赵伯圉望了望嬴康,用目光征询他的意见。
嬴康点点头,“但说无妨,这事情迟早都要让申相知道的。”
“公子余臣给出的条件是加封秦人首领为侯爵,同时承认秦人在关中所有的土地和百姓。以此来换取我们支持他为下一任天子。”
很明显,赵伯圉这话里面是带有水分的,其实人家根本就没有答应要把当下秦人占领的所有土地。
不过这外交的事情原本就是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事情,只要能够达到利益最大化,谁还管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呢?
听完公子余臣的条件,申相沉默许久道:“若秦人能够支持我家王太子,我会劝说我家君上答应公子余臣给秦人开出的所有条件。若有可能的话,我们还会给秦人更高的条件。”
还会给秦人开出更高的条件?
会是什么条件呢?
欢迎你!
?当嬴照等人还在跟公子余臣的使者商谈的时候,作为国君的嬴康正在跟姬宜臼的使者开始用膳了。
按说嬴康已经决定支持姬宜臼,为何还要派大臣跟公子余臣的使者商谈呢?
这就是外交的艺术了。
一方面抓住姬宜臼的使者,另一方面再跟公子余臣的使者商谈,借机提高秦人的作用和价值。
“贵使今日前来,莫非是为了王太子之事?”双方坐定之后,嬴康问姬宜臼的使者道。
这位使者可不是别人,乃是申国的宰相。
毕竟是当宰相的,人家见得世面当然多了,既然嬴康说话如此直接,申相于是说道:“既然散伯什么都知道了,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外臣今日前来就是想请秦人帮助我家我家王太子继承周王室的天子之位。不知散伯意下如何?”
嬴康听罢笑道:“既然申相如此坦诚,那寡人也就直接说我们秦人的想法了。按说王太子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仁德爱民,但是这事情也是有风险的。毕竟他的外公申侯做出了勾结犬戎进攻镐京,杀死天子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已经引起了天下诸侯的不满。这个时候,我们秦人若是帮助与他,岂不是等于是与天下诸侯为敌。”
申相也是当了多年宰相的人,经历的事情当然不少了。
既然大家都是混世道的,谁还没有几点拿法呢?
听完嬴康的话,申相笑道:“散伯这话怕是不对了,我家君上请求犬戎帮忙赶走天子宫湦这事情,天下诸侯非但不能抱怨我家君上,反而还应该感谢我家君上。毕竟谁都知道天子宫湦在位的那几年可以说是胡作非为,把一个好端端的天下搞的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非但如此,而且还执意妄为废除王后和王太子,这事情放在谁身上都会愤怒发火的。所以说,我家君上此举乃是替百姓除害,为诸侯担当。怎么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呢?”
还一张凌厉的利嘴,把一件原本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能够说成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了。
嬴康听罢笑道:“听申相这么一说,好像是你家君上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了?”
“难道不是吗?”申相回敬道。
“既然是替天行道,那当然是好事。既如此,申侯为何还要请我们秦人帮忙呢?不如自己带兵护送着王太子去镐京继位了。”
其实这位申相在来虢城的时候,早就把什么都想好了。听完嬴康的话后淡淡的笑道:“其实这样也未尝不可,只是这天子登基乃是大事,到时候肯定要邀请众多诸侯参加。为了显示对秦人的重视,我家君上这才派外臣前来向散伯告知此事,顺便取得秦人的支持。这难道不对吗?”
面对申相这张利嘴,嬴康感到这天下还真能说会道的之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