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就是点石击火,这种方法相对简单,用火石相互碰撞,产生火花,最后形成火种。
最后一种就是自带火种了,用麻绳、木炭等等把火种保留下来,到了一定的地方之后,用嘴吹气,使得火种燃烧产生火花。
一般情况下,要想突袭对方,大多采取第三种办法保留火种。毕竟第一种办法钻木取火费时费力,最终未必能够产生火种;第二种办法石头碰撞声音太大,容易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不可取。
不过要想采取第三种办法火烧对方,这个保留火种的人就非常重要了,许多时候国家或者军队设有专职的官员来做此事。
当然了,亳戎要想前往丰戎大营烧营,火种是必要要带好的,而且也肯定做好了钻木取火和点石取火的准备。
众人来到丰戎大营西北方向之后,查看火种还算完好。于是大家一起行动从周边捡来枯树草叶等等,来到一处避风的山洼开始生火。
点着火之后,亳戎右谷蠡王命令手下人打着火把跑向周边开始放火。
“着火了,快去救火啊!”还没等烧毁几座营帐,远处的丰戎守军就看到了这边的火光,还以为是自己人夜里不小心着火了,一边大喊一边向西北方向奔来。
随着守军的大喊声,原本睡着的丰戎百姓也被惊醒了,纷纷从营帐中起身一起向西北方向奔过来救火。
“谷蠡王,敌人过来了,我们怎么办?”眼看着越来越多的敌人向这边奔过来,手下人问亳戎右谷蠡王道。
亳戎右谷蠡王望着越来越多向这边奔袭过来的丰戎将士,对手下道:“赶紧点,多烧几座营帐,我等就赶紧撤退。”
他很清楚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烧掉丰戎几座营帐,在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下,很难大面积烧毁丰戎大营。
如果不能大面积烧毁丰戎营帐的话,单凭亳戎的力量是不可能轻松打败丰戎大军。
所以在丰戎大军赶过来之前,他要更多的烧毁丰戎的营帐。
这是一场较量,亳戎军队想更多的烧毁丰戎的营帐,但是丰戎军队绝对不会让他们得逞。
这边亳戎军队才刚刚烧毁了丰戎不到十座营帐,丰戎守军就已经增援过来了。
初冬的陇山已经是衰草遍野、江河瘦小、满目萧瑟了。
但这依然挡不住丰亳两个戎狄部落之间的大战。
在苍茫大地上,亳戎大军犹如黑色的闪电一般,快马疾驰,向着南边的丰戎大营直奔过去。
按照亳戎王制定的打击办法,亳戎大军以三百兵马为先锋趁着夜色前往丰戎大营放火烧营。待到火起,他将亲自带领剩余的大军一起杀向丰戎大营,对敌人进行致命性打击。
此时已经是深夜了,由右谷蠡王带领的亳戎先头队伍已经来到距离丰戎大营不远的地方。
“众将士听令,丰戎大营就在山下,我等悄悄下山,放火后迅速向山上退去。待敌人大营全部火起,我等再随大王一起杀向敌人。”来到丰戎大营对面不远的山上,亳戎右谷蠡王对身后的将士们吩咐道。
“诺---”
随后,右谷蠡王带领着手下人下马,趁着夜色缓缓的向丰戎大营而去。
“谷蠡王,情况不对啊!”望着丰戎大营外密密匝匝的守军,手下人对亳戎右谷蠡王说道。
此时的丰戎大营外守军确实不少,几乎还是每隔十几步就有一个守军在来回转悠,虽然初冬的夜晚已经很冷了,但是丰戎守军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看来敌人有所防范了。”亳戎右谷蠡王知道,上午的交锋已经让丰戎加强了警戒,也早早做出了防范。如果丰戎知道他们今天晚上要带兵前来烧营的话,说不定早就派人在周边伏击了。不过在不知具体行动的情况下,丰戎所能做的也只有加强防守了。
这该怎么办呢?
右谷蠡王望着手下人,意思很明确,这是在征询他们的意见。
“谷蠡王,要在这边放火是没有可能了,要不我们去其他地方看看。”手下也是聪明人,当然明白谷蠡王的意思。
“也好。”亳戎右谷蠡王说道。
既然来到丰戎大营外,总不能什么事情都没干就这样离开吧!
于是亳戎右谷蠡王带领手下人继续沿着丰戎大营向另外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