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扩大城池规模

那个时候人口有限,所以建筑城池也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建设的太大了,显得整个城池空荡荡的,而且也不利于守护。

所以经过思考之后,嬴康决定采纳何友寿的建议,将现有的千邑城在扩大到能够容纳五万人左右。如此以来,即便是关中国家以后百姓逃往过来,也能够容纳的了。

对于嬴康这样的想法,嬴照提出了不同意见,“大夫,我认为这次关中地震乃是历史上稍有的地震,各国都非常重视的,也一定会采取措施修筑城池救济百姓的。再说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比我们千邑秦人的实力要强的多,人家救济百姓的能力也要比我们强一些,所以我猜想是不会有多少百姓来我们千邑的。”

嬴照当然是从事情本来的方向思考问题的,在他看来关中发生了如此强烈的地震,各个国家都应该拿出最大的能力去拯救百姓、修筑城池,如果人家修筑的城池比我们好,对百姓救济的比秦人多,那么关中其他国家的百姓凭什么来你们千邑这么一个随时都会遭到戎狄进攻的千邑城呢?

嬴康听罢微微的笑道:“三哥不是还在为修筑城池消耗我们的财力物力担心呢?你放心,据我的观察,经过这次地震之后,肯定会有很多的百姓来我们千邑的,你只管加大城池的修筑规模,到时候能不能够容纳的下还很难说。”

或许嬴照只是按照常规的思维思考关中诸国,但嬴康确实从实际出发思考关中诸国的实际出发考虑的,毕竟此时的西周王朝已经走向衰落,各个国家都从自己的小利益出发,大震来临谁还会替那些失去家园的百姓考虑呢?

既然大夫都已经这么说了,嬴照还有什么反对的呢?

更何况自从来到的关中,嬴康的那一项决定不是正确的呢?

于是利用百姓都在城外躲避地震的机会,秦人司农令嬴照开始组织百姓开始修筑城池。

同时司马伯圉也带领军队在防守的同时,也帮助司农令一起修筑城池。

就在秦人开始修筑城池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百姓扶老携幼的越过箭括岭来到了陇川之地。

地震了,天子的态度很明确,要让诸侯去周济受灾的百姓和庶民。

既然天子能够推卸,那么诸侯们也能够学着天子的样子,继续一级一级的向下推卸责任。于是乎关中各国的诸侯们又把救济百姓和庶民的重任推卸给了下面的各级官员们。

但是发生如此大的地震,诸侯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各地的官员们个个都自身难保,拿什么救济那些受灾的百姓呢?

于是乎,受灾的关中百姓和庶民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离开自己的家园逃生了。

千邑。

事情的发展真的是顺着嬴康所想的方向来了,十多天后,地震的情况稍稍有些缓和,虽然余震不断,但是震级明显是小多了,除了大地时不时的动一下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动静。

嬴康知道地震虽然不可预知,但是损毁的城池也不能一直不修。

毕竟现在才是春天,温度适合,军队和百姓野外生活还能过得去。

但时间长了肯定不行,毕竟这些千邑百姓毕竟是在城里呆惯了的人,长时间在城外生活肯定会不习惯的。

这就好你让一个生活较差的生活在条件好的地方,他当然乐意了;但是你让一个生活条件好的人突然之间去条件差的地方生活,他当然就不愿意了。

当下的千邑秦人的生活情况明显比犬丘要好的多,而且还有城池保护,现在你让他们一直生活在也外,当然不行了。

所以趁着最近地震情况稍稍有些好转,嬴康便把司农嬴照、司马伯圉等人叫来商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