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说的有些道理,可是现在天子诏令已经下给了我们秦人,我们能够抗命不遵吗?”嬴康继续问道,“再说了,我们秦人来到关中这么多年,天子何曾给我们下过诏令。今天经过我们的努力好不容易得到了天子诏令,如若不遵,今后秦人在关中的日子会更加难过的。这些后果你想到过没有?”
“这个?”听完嬴康的话,赵伯圉为难了。
经过跟嬴康在关中这么多年的打拼,对于政治上的事情,他也是多少有些见解的。知道许多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可是大夫有没有想过,我们一旦听从了天子的诏令发兵程国,今后我们自己的生活就会走入困境,就别想像现在这样安逸的生活在陇川了。”
嬴康不是没有想过这个事情,其实从一入冬他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他很清楚今天这份天子诏令实际上就是虢石父在背后捣的鬼,故意将秦人引入战争的漩涡,让他和自己手下的所有秦人都不得好过。
“诸位都说说,我们该如何处理此事?”见赵伯圉不再说话,嬴康征询其他人道。
几个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不说话。最后目光都落在了了刘同身上。
“中大夫,说说你的意见。”既然大家一致都落在了刘同身上,嬴康于是问刘同道。
刘同将手中的诏令交给嬴康,随后说道,“其实这个事情可以分为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王室能够直接给一个还没有建国的千邑秦人发诏令,充分说明我们秦人在关中的地位已经显著提高,受到了王室的重视。”
听完刘同的话,众人点点头,如果秦人没有接二连三的打败丰戎对关中的进攻,王室肯定不会想到在遥远的陇山边上还有秦人驻守这么回事。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份诏令蕴含着很大的陷阱。”刘同继续道。
这份诏令蕴含着陷阱?
刘同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嬴康等人重视,都不约而同的望着他。
一驾马车一路疾驰向秦人的城池千邑而来,在冬日的陇川大地上卷起一层尘埃,弥漫向前。
“报---,千邑大夫,王室来人了。”就在嬴康等人正在为秦人的未来着想的时候,属下来报道。
王室来人了?
嬴康、嬴照、赵伯圉等人不由吃惊的望着对方。
这个时候王室来人了?是怎么回事呢?嬴康的心中略过一种不祥的感觉,看来不会是什么好事。
“千邑大夫嬴康接诏---”就在嬴康等人还没有来得及想清楚王室来人本意的时候,王宫内侍已经走进了嬴康的府邸。
嬴康等人不敢怠慢,赶紧出门天揖等候内侍宣诏。
由于在周王朝建立之初,周公采取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设立了各种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其中礼仪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其中天揖用于正式礼仪场合,对尊长行此礼。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双手缓缓高举齐额,俯身约60度,起身时,恢复立容。
承接天子诏令,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嬴康等人需要性天揖等候宣诏。
等众人天揖之后,王宫内侍朗声道:“千邑大夫嬴康听诏,近日亳戎犯境,攻克程国多座城池,孤王命你即刻率领秦人将士赶往程国,剿灭亳戎,以拱卫王室北部边境。”
嗯?
听完王宫内侍这诏令,嬴康等人都不由得愣住了。心想这算怎么回事呢?
这亳戎犯境,不选择从最近的箭括岭一带进军关中,竟然跑到东边去进攻程国了;其二就算是亳戎进攻程国,按理也应该是最近的王室出兵增援,怎么会舍近求远,让远在关中西北的秦人去增援程国呢?
就在嬴康等人发愣的时候,王室内侍说话了,“千邑大夫,赶紧接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