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寡人就是看不惯秦人

姬钊一听当下就有些失望了,当年自己的父亲就是因为无法对抗北边过来的戎狄这才借助秦人这个外力的。现在要想赶走秦人又要借助外力。

这、这、这散国的事情怎么老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呢?

但如果不借助外力,单凭散国的实力确实是没有办法赶走秦人啊!姬钊很清楚此时秦人的实力早就非当初来关中的时候可比了。

除了自身的一千多秦兵之外,还有从周边各国前往陇川的百姓,如果把这些百姓组织起来,那又是很强大的一支力量。

秦兵如果再加上这些兵马,单凭散国那点兵马能够打得过吗?

不用打,姬钊都知道结果,所以当周尧说要借别人的力量的时候,姬钊虽然反感,但也知道似乎除了这一条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君上不用担心,我们这一次要借用的力量原本就跟着陇川有关。请他们出面,想必应该很容易的。”周尧自信的说道。

姬钊望着周尧,有些不自信的说道:“寡人虽然继位时间不长,但也知道天下的事情原本就不简单,要想请别人出面帮忙肯定是附带有条件的。要么要钱财,要么要土地和城池。像赶走秦人多会陇川这事情,肯定是划给别人城池的。若要是这样,寡人看还是不请别的国家为好。要不我们在想想别的办法如何?”

姬钊虽然当国君的时间不长,但毕竟是在诸侯的王宫里长大的,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多少还是懂得一些的。

听着国君的话,周尧笑着说道:“君上太过悲观了,要是我们请这个国家,多少是会花一些代价的,但一定不会很多。因为秦人进驻陇川,除了我们担心之外,这个国家也一直很是关注,肯定也有心除掉关中的秦人。不知君上愿不愿意一试。”

天下还有跟散国在对付秦人这件事上一致的国家,散公姬钊不由得来了精神,“请问是哪个国家呢?”

“矢--国--”周尧一字一句的说道。

望着一脸失望的姬钊,周尧问道:“君上真的是一心要赶走秦人吗?”

“这个寡人早就想过了,但你有所不知,寡人就是看不惯那些脏兮兮又非常野蛮的西陲蛮夷之人。你有所不知寡人跟程国、矢国、虢国那些太子们在王室学习的时候,常常拿秦人等边陲野蛮人开玩笑,可谁知我的君父竟然会邀请秦人来驻守在我们国家的边境,当这个消息传到王室的时候,寡人当时真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丢人啊!我的君父怎么会跟地位低下的秦人打交道呢?现在寡人已经继位为君,一定要把秦人从我散国的地界上赶走。”

听完姬钊的话,周尧知道他已经是铁了心要把秦人从散国的土地上赶走了,“难道君上不担心一旦秦人被赶走,我们的北部边境可就要完全暴露在戎狄的进攻之下了。”

“这个寡人也想过,其实几百年来我们散国就一直暴露在戎狄的眼皮底下,但是这么多年过来,我们始终都没有被敌人消灭,难道他秦人来了我们就一定安全吗?”姬钊喝了一口酒说道:“今天寡人担心的并不是北方来的戎狄,而是近在咫尺的秦人。毕竟戎狄虽然强悍,但他们也只是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才进犯我们这些中原国家的,而且一到春夏时节,戎狄就会北归。但是秦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旦来到关中就没打算离开过这里。秦人一旦长期在这里待下去了,我们散国还能安全吗?”

周尧听罢,对姬钊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另眼看待了。

其实当初请秦人来替散国守卫北部边境的时候,大家都想着别人替自己守边境的好处了,就连当时的相国自己的父亲周焕都没有极力的反对,看来大家都想着好处了,并没有太遥远的想到这一点。

今天听散公姬钊这么一说,周尧也觉着秦人呆在陇川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内患,必须清除掉。

但是此时的秦人已经在北部边境待了那么长的时间,要想驱除走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君上,臣似乎记得当下呆在陇川的秦人好像只有两年的租借期限,如果时间到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要回属于自己的地方呢?”想到这里,周尧说道。

“对啊,寡人也记得好像有这么回事。”想到这里,姬钊立即对殿外的内侍喊道,“来人啦---。”

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内侍被国君这么一叫,一下子就给清醒了,赶紧跑进屋答道:“奴才在,奴才在。”

“去,立即把秦人跟散国的租借陇川的协议拿出来,寡人要看看。”

“诺---”内侍赶紧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