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临终遗言

“不用了,不用了,老夫已经是油尽灯枯,回不到府里了。”其实周焕府上距离城头并不远,只是此时的他已经流血过多,浑身无力,没办法回到府里了。

“可是在这样下去,你会有危险的。”太子钊见状眉眼含泪对周焕道。

“人生不过生死之事,老夫能够活到今天已经很知足了。”随后周焕抬起手示意太子钊坐在他的身边,“你也战斗了一夜,累了吧!坐在这儿,我们说说话。”

太子钊一屁股坐在冰冷的城头上,此时风雪正浓,呼呼的吹向城头。

“太子啊!经过这一战,你对我们散国有何看法?”周焕强撑着坐直身子问太子钊道。

“这个?”太子钊语塞,要说对散国的看法,现在的他真的不好说了。

“太子是不是没有办法对散国做出一个很准确的定论?”见太子钊语塞,于是周焕自己说道。

“是的,过去我对散国是抱有很大希望的,我想只要我们散国君臣上下一心,就一定能够打败戎狄的进攻,而且也一定能够收复失地,甚至还能够替王室消除外患,建功立业。可是经过今天这一战,我的想法变了。”

“年轻人有些理想抱负很是应该,但是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且不敢好高骛远。特别是作为一个国家未来的继承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且不敢不切实际的好大喜功,到时候不但对个人不利,而且也会对国家造成危险。”周焕声音平静的说道,“就拿我们散国来说,你君父刚刚继位的时候,也跟你一样有着很大的理想抱负,也想过要收复失地,甚至是上替王室分忧,下替黎民百姓扩大领地。可是几十年过去,他当年的理想不但没有实现,而且散国还连连丢失土地,甚至是连自己国家的安全都要靠外人来帮忙。为什么呢?”

“这个?”太子钊迟疑了一下说道:“那是因为君父丧失了斗志,再加上我们的战斗力减弱,这才落到了今天这帮模样。”

听完太子钊气呼呼的话,周焕微微的笑了笑,“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相国请讲。”

“散国本就是关中最西端的国家,乃是西边秦人东进和北边戎狄的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就已经把散国的命运给定好了。”

“可是我们也不能就因此认命啊!若长久下去,散国非完蛋不可。”太子钊听罢着急的说道。

“散国当然不能认命,不然你的爷爷、父亲等等都有让散国强大起来的意愿,无奈时运不济,不但没有使得散国从此强大起来,反而让散国丢失了不少的地方。”随后周焕凄惨的笑了笑道:“说远了说远了。我再说说散国为何强大不起来的第二个原因。”

太子钊点点头。

“还有就是散国没有得力的文臣武将的帮助。散国原本地处关中最西端,地理位置不佳,加上没有得力的文臣武将辅佐,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你的君父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勇气,只好日益沉沦下去了。”

“散国不是还有老相国的辅佐吗?”

“我老了,没有多少时日了。”说话的时候周焕犹如抽了似的蚕一样,没有一丝力气。

太子钊知道,周焕是活不过今天了,于是提高声音问道:“请相国告诉我今后该如何去做?”

一听这话,周焕微微的睁开眼,“请太子一直坚持在城头之上,直到丰戎退兵。你若一走,散城丢了,散国也就完了。”

“我会的,不打退丰戎的进攻,我决不下城。”

“好,这就好,散国有救矣!”

“打退了丰戎的进攻,散国将向哪里去?”太子钊问道。

周焕没有回答。

于是太子钊压低声音问道:“那以相国之见,散国未来最大的敌人是哪个?”

周焕听罢似乎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的望着太子钊,“秦人,散国今后的最大的敌人就是秦人。”

秦人?

秦人将是散国最大的敌人?

太子钊不仅问道,“你们不是说秦人是君父请来帮助我们的吗?怎么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呢?”

周焕望着远处的风雪,喃喃的说道:“散国不请秦人帮忙,或许躲不过今年的灾难,但是请了秦人帮忙,最后也将会亡与秦人之手。”

说罢,周焕久久的望着北方,目不转睛。

许久许久,当太子钊过去扶他的时候,发现周焕早已经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