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千邑

城池已经建好了,咋就没有见到散国有一点反应呢?难道他们就不说点什么吗?

毕竟当下的千邑从名义上说还是人家散国的地盘,在人家的国土上突然之间出现这么大的一座城池,人家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啊!

其实,虢国跟散国那里是没有反应呢?他们国内早就对这事情反应的很激烈了。

虢国虢城。

虢国太子虢石父匆匆走进了大殿,“君父,您听说没有,秦人在关中筑城了。”

嗯?

秦人在关中筑城了?

虢公季听罢,默默的坐在榻上,久久不语,当初自己简单的一句话,竟然没有想到会起到这样的效果。

“君父为何不说话呢?”虢石父见状问道。

“秦人不简单啊!”许久虢公季悠悠的说道。

“不简单?”虢石父不屑的说道,“我没有看见秦人有什么不简单,就算是他们在关中筑城,又能说明什么呢?君父可知道秦人在什么地方筑城的?”

虢公季轻轻地摇摇头。

“散国让秦人在陇川筑城。陇川,就是那个散国守不住,已经基本放弃的地方,而且我还听说人家散国并没有完全把陇川交给秦人,而是租借给了秦人两年时间,让他们在那里替散国筑城守边。君父试想一下,陇川是什么地方,实际上就是关中的北部边界,散国把秦人放在那里实际上就是让秦人替他们守边,等到冬天,戎狄南下,就秦人那点兵力还不被戎狄全歼才怪呢?”虢石父有些洋洋得意的说道。

秦人在陇川筑城?

虢公季听罢,稍稍吃惊一下,随后又默不作声了。世事多变,这秦人还真的不简单啊!

“君父难道不这样认为?”

“孩子,你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实质。表面上是散国要求秦人替他们守边,实际上秦人这是逐步蚕食,先在关中立足再说,等到散国离不开秦人的时候,陇川到底是谁的可就难说了。”虢公季说道。

“嗯---,君父说的也不错,至于秦人能不能在关中长久立住脚,我看还是要经过今年的冬天之后再说。若是秦人能够抗住今年戎狄南迁,说不定他们还能在陇川待下去;若是秦人今年扛不住戎狄的进攻,那就只好滚回犬丘去了。”

听罢,虢公季默默走出大殿,已经是深秋了,黄叶遍地,秋风吹来,“呼呼”的飘向远方。

春秋时期是我国筑城的最佳时节,现在的好多古城池都是在哪个时候修筑成功。

在散国的帮助下,秦人的筑城速度明显快多了。

临近深秋,城池便筑好了。

这座新建成的城池,坐落在千水岸边,东西北三面处在陇山的包围之中,向南是一马平川的原野,继续向南,越过箭括岭便是渭水平原。

夕阳下,秦人新建的城池显得是那样的雄伟高大,晚风吹过,城头的旗帜呼啦啦作响。

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嬴康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豪迈。

秦人终于在关中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座城池,他的内心高兴啊!

可是在短暂的高兴之后,他又多少有些惆怅。毕竟当下这里从名义上还是人家散国的地盘,住在这座城池里,自己多少还是有些底气不硬啊!

“大人在想什么呢?”见嬴康望着城池不说话,赵伯圉走上山坡问道。

“没想什么。”

“那大人以为这座城池跟我们的犬丘相比,那个更好一些呢?”

那个更好一些呢?

嬴康望着城池不好作答,毕竟这座新建的城池要比犬丘城高大了许多,也坚固了许多,单从建筑角度来看,当然是新建的城池好了。

但若是从嬴康内心来说,他还是认可犬丘城,毕竟那里才是自己和所有的秦人的根基所在啊!

“五弟,你看着新城也建好了,就给它起个名字吧!”嬴照也走上山岗,边走边对嬴康说道。

起个名字?

嬴康这才意识到这座新建的城池的确还没有名字,于是问嬴照道:“三哥一直负责建城,那你有没有好的名字呢?”

嬴照摇摇头,“我只负责建城,起名字这事情还得你来。有什么好名字就直接说吧!”

望着城头上随风摇摆的旗帜,在望望远处的千水,嬴康想了想道:“既然我们新建的城池频临千水,我看就叫千邑如何?”

千邑?

也就是千水岸边的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