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么说你有把握找到戎狄的军队,而且就一定能够保证人家向着散国方向逃走了?”
“有---”
“说来听听。”
嬴康笑了笑道:“办法虽然有,但是当下还不能说,这要等到我们真正出兵的那一天再说了,当下还不能泄露天机。”
既然嬴康如此神秘,嬴其等人也知道如此严密之事还是不要提前知晓的好。于是便对嬴康道:“五弟,既然你把什么都想好了,这样一来,那我们出兵也就算是出师有名了。下面我们再说说带兵进攻陇川的人选问题。”
嬴康点点头。
随后嬴其转向大家道:“下面大家再说说,我军将由何人带兵东进关中?带多少兵马为好?”
当嬴其提出在这个问题的时候,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嬴康身上。毕竟在所有人当中,只有嬴康是对陇川情况最熟悉的人了,而且也只有嬴康一个人真正去过陇川这个地方。除了他还有合适的人选吗?
于是嬴不寿说道:“大哥,诸位大人,我以为此次出兵陇川乃是秦人东进的重要一步,非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之人不能胜任。在我们这些人当中唯有五弟嬴康去过陇川,也只有他能够遇事随机应变。我建议由五弟嬴康带兵东进,进驻陇川。”
“我也同意五弟嬴康带兵进攻陇川,至于兵马吗?我看至少应该带领一千以上。”嬴照跟着说道。
嬴其点点头,望着嬴康道:“以当下秦人的实力来看,也只能给你这么多兵马了。毕竟犬丘地处四面临敌的境地,也需要兵马保护自身的安危。兄弟,你不会嫌少吧?”
嬴康知道以当下秦人的实力,能够拿出一千兵马给自己就已经是很不错了,于是道:“一千兵马足矣。”
“好,这事情就这么定了。”嬴其拍着嬴康的肩膀道:“兄弟,以后的路很长,也很艰难,就看你的了。”
“大哥、五弟,你们已经去过了陇川,也同那里的百姓交谈过了,这就不由得让我产生了几个怀疑。既然散国官军因为戎狄的入侵而从陇川撤退了,那么陇川怎么还会有百姓居住呢?”嬴照想了想之后说道。
“对,三弟你问的对,当时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当我们跟当地百姓交谈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的情况还很复杂。”随后嬴其就把当天跟何承桂交谈的情况说与嬴照等人。
嬴照等人听罢,又说道:“大哥,虽然当地的百姓希望我们秦人出兵保护他们,按你说的,他们还愿意主动给我们缴纳赋税,但是大哥有没有想到,一旦我们出兵陇川,实际上就等于是占领了人家散国的土地。如此以来会不会引起我们跟散国的战争,这个事情大哥可要慎重考虑啊!”
实际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走了一路,嬴其嬴康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因为大家都知道,虽然当政者一再强调要尊重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也说要“爱民如子”,也提说“民为贵君为轻”的说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又有谁会把老百姓当回事呢?
最终还不是当权者说了算。
就像当下,虽然陇川的百姓希望秦军来保护他们,可是当秦军真正驻守过来的时候,散国的当政者会怎么看待呢?
他们一定不会认为秦人出兵是为了保护当地的老百姓,一定会把秦人的军队当做侵略者来看待的。
轻则赶出家门,重则上奏天子,然后在联合几个国家一起暴揍秦人。
所以当嬴其、嬴康兄弟提出要出兵陇川的时候,嬴照等人当然要小心了。
不然,挨了打还不知道是为什么呢?
当鼻青脸肿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满腔热情并没有换来散国的理解和支持的时候,再哭就来不及了。
“三哥说的对,我们在回犬丘的路上,大哥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不但要出兵陇川,而且还要走稳每一步,确保我们能够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稳步向东推进。”嬴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