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你说的一点没错,数字都是对的。虽然与时局混乱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事实情况也不容乐观——我们在三年之内几乎损失掉了除同族之外所有的人脉。”
郑氏点点头接着道:“再这样下去,不等几年,我们这一支韩氏就真的和普通的小地主没有什么区别了,十二郎,我知道你和宣家十六郎关系好,觉得宣家的生存模式也很不错——你去问一问宣十六郎,他的姐姐妹妹们到底嫁得如何,他又是为什么不图宦进满身铜臭的。”
说好听点宣家是朝中有人,说不好听点,宣家就是权贵养的狗,宣石榴的事儿,韩佸还是清楚的。
“唉。”韩愈叹了一口气道:“十二郎,不要想太多,想去做什么就去做吧,一切有季父,你不用担心。”
韩佸承认他确实不如韩愈,他只知道自己不愿意做什么,但是却并不知道他想做什么,即使他比韩愈多出了不知道是上辈子还是下辈子的记忆。
和宣石榴约好的上巳节横渡青戈江算是又泡汤了,还没出正月韩佸和韩愈就踏上了寻访名山大川之路,系好佩剑收好衣物,韩愈并韩佸牵着马、只带着韩虎头一个小童离开了刚寄居不过一年的别业。
郑氏和韩愈韩佸约定好了,他们两个在外每月上旬和中旬各发一封信回家,如无意外下旬归家两天整顿歇息,韩氏每月给他们一贯钱资用,不允许韩佸动用私房钱,游历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一年。
按照韩佸的意思,他可以和韩愈兵分两路,韩愈去拜访名山大川上的隐士,谒见各地名流,他到处看看人情风土也就罢了,但是郑氏坚决不同意两个人分开,扬言如果韩佸这一趟跟着韩愈在外游离半年之后依然不易其志,她以后就和韩愈一样任着韩佸去做想做的事情。
韩佸一想,上个半年被关在书房里的日子是真不好过,跟着韩愈探访大唐文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后说不定就没有这样和历史名人同游的机会了,想一想也就答应了。
韩佸和韩愈出门游历的第一站…嗯…是敬亭山上的无名小庙。
小庙只住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小沙门,跟韩佸不远不近算是半个朋友,韩佸不忍心见自己离开别业之后小沙门独自一人冷冷清清,这一次上山是专门为了拐走…嗯…不对,是为了解除友人的孤寂劝友人一起游历的。
韩佸是刚来宣州和韩愈一起上山游玩的时候发现的小庙,也随之认识了慧通小沙门,上山打兔子野鸡的时候一不小心采到几个野果子就顺手送给慧通,一来二去也算是熟悉。
韩愈一直觉得慧通只是山上没有度牒的野僧人,并不赞同韩佸和慧通有过多的来往,但是韩佸知道,比起野僧人,慧通更有可能是已经受戒超过五年的比丘,估计还是大寺嫡系出身。
把马拴在山下,韩佸牵着韩虎头走在前面,韩愈行在后面,敲响了茅草屋的小门。
慧通住的地方其实也就是很久以前上山打猎的猎户留下的小破旧屋,夏天漏雨冬天漏风,连栅栏都不曾有一根,门和窗户还是韩佸后来帮他装上的,也就只有他自己和韩佸觉得这茅草屋也能算是寺庙。
树木发芽日影风和,这么好的日子里,大上午的太阳还没有走到头顶,韩佸敲门的时候,小沙门慧通当然是在睡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