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穿越众早在一年前就把通过三角测量来提高火炮远距离射击精度的技术兜售出去,孔珩也不确定聘请了洋教习的满大人新军是否也掌握了该项技术。万一这些新军炮兵真的用那些小口径步兵炮当射程缩水版的榴弹炮来轰他们,这特么可就真的有乐子了!
孔珩可不敢轻视华夏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古代那些工匠在设备及其落后的情况下,还弄出了许多工艺水平不比现代产品差的玩意来,说明古代华夏人的智力是不低的。话说这三角测量法还特么是基于古人发现的勾股定理呢,你还真不敢赌满大人的炮兵不会那么干来着!
“算是咱作茧自缚吧,挖防炮工事吧,油料弹药以及作战人员没齐整之前,我们还得在这耗上一段时间呢,就绿漆区那点可怜的航空运力,哎,说多了都是泪啊!”孔珩说道。
好在“导演组”还送了一辆装甲抢修车,要不然纯靠工兵铲来挖防炮工事,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城市男女估计到了满大人的炮弹落下来时侯,都没能刨出足够埋自己的坑呢!
临时执委会把这次被投送到山东的专业技术人员当成了心头肉,指示孔珩要全力确保这些人员的安全,嗯,全力的意思是某些没有专业技术的大头兵在必要的时候是要摆在最前面的。
第一个土木建构的防炮地堡被造出来之后,陈发儿和那些没有来得及转移的地勤妹子就被赶了进去。即便是在这个地堡没造出来的时候,她们也都是被留在了“梅卡瓦4”的运兵舱里挤着的。
bb63连个刮藤壶的地方都没有,而绿漆区的地勤一直都是个摆满了杯具的茶几,一旦这些妹子有点闪失,孔珩怕自己连躲在重装工兵排那个围着防爆墙捣鼓大炸逼的帐篷里避风塘,那也是也逃不过众粗胚要求天诛自己的呼声的。
在这个用松木作框架用泥土覆顶的地堡里,粗胚们还做了个简易的火箭炉来给妹子们取暖煮热食。陈发儿的武力值近乎于零,倒也乐于干做饭之类的后勤。昨天那些经她手烤干的牛肉实在是太老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嚼不动,现在有了炉子和不需要灯火管制的环境,陈发儿决定用牛肉干和粗胚们不知道从哪搜来的萝卜炖一小锅浓汤。
尽管得到了人数为一个班的地面作战人员的增援,但是这些被困在淄博的穿越众战斗力实在是太不堪了,绿漆区战情室里的大佬们对该地区穿越众所面临的局势都作了不太乐观的预判。
第一批增援部队是由重装工兵排的排长孔珩来带队的,吕向阳做出这样的安排多少有让孔珩组织这些穿越众构建工事抵抗待援的想法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让这帮粗胚靠自己能力向烟台靠拢是不怎么靠谱的了。
当“鱼鹰”运输机刚抵达清军新军和穿越众交战的现场时,这批刚被传送来的粗胚已经到了用“梅卡瓦”主战坦克自带的那门60毫米迫击炮苦苦支撑的境地了。以至于熊波在没有卸下增援人员和弹药物资的情况下,不得不驾驶着“鱼鹰”运输机打开后舱门用自带的枪在清军新军的阵线上来回的扫射几圈,这才给自己的顺利降落创造了合适的条件。
“这尼玛带着一辆主战坦克还特么被辫子压着打,最后还得老子开着后舱门来兼职干一回武装直升机的活,你们这也太扯了吧!”熊波在后舱门的机枪手告知弹药已经告罄之后,才在地面人员用烟雾弹标出的着落场上降落。
被“鱼鹰”运输机后舱门那挺762毫米机枪压制之后,这些清军新军士兵的士气也由盛转衰了,原本被法国顾问亨利中尉那套冲过去就能躲进大宋人“臼炮”射击死角理论蛊惑的士兵们,对这个身形巨大并不停朝着自己吐着火舌的怪物产生了无限的恐惧!
和早些时候一闪而过的f-35b“闪电”战斗机相比,“鱼鹰”运输机这个靠得足够近能发出的动响足够大并且样子也足够唬人的玩意对清军士气的打击效果更加地明显。毕竟“肥电”肆虐炮兵阵地的惨烈景象,这些炮灰步兵是没有亲眼所见的。
但是“鱼鹰”运输机后舱门那挺762毫米机枪在己方头上,用一种没有射击死角的方式无情射杀新军步兵的场景就近在咫尺啊。同伴的惨叫,血水断肢满场飞的场面,根本就不是这些同样是第一次参战的前农民所称承受的。
清军溃退后,孔珩可以从容地组织人员对工事进行加固了。不过正在返航的熊波又用无线电向他传递了一个坏消息——满大人正在朝这一地区增兵!
这些从各个方向扑向位于后世淄博地区一个小山包的清军增援部队,着装各异,携带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也不知道李秉恒一时之间又从哪变魔术般地凑出这么多的叫花子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