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扬这孩子确实需要管教了。
原本见他吃了江寒一个大亏,和解之事即便有沈大人的面子,他黄维珵也不打算妥协。
后来黄光福倒戈了,为了不让事情被捅到祝县丞面前,他决定装作接受和解,背地里再给江寒一个教训。
初时在外面听到江寒说的难听话,他差点要被气炸。
不过继续听下去,他才发现江寒虽然可恶透顶,但自己的外甥也蠢得可以——被人逼得连口头回击都不会,只知道逞凶斗狠挥拳头。
仔细想想,江家小子也没说错,他这外甥确实是论拳头没拳头,论脑子没脑子。
以前只觉得他还小,他爹管得也严,作为他唯一的舅舅他就什么都依着他,宠着他,没想到一晃眼他长大了,却养成了这么个冲动易怒的性子,比他那两个在县学读书的表哥还差劲。
再这样继续不长进,以后怎么成为他娘的依靠?
他娘就他这么一个儿子,虽然他这舅舅能让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可他毕竟姓祝不姓黄,总要有些出息能撑得起门庭。
当时他站在隔扇外,亲眼看着祝扬在江家小子面前做无用的困兽之斗,他忽然深深觉得应该认真地教教这孩子了,不能再任他这样蠢下去。
既然如此,让他在江家小子手上吃点亏,挫挫身上的张狂之气也不见得是坏事。
因此,进屋之后他才会对江家小子和颜悦色。
后来,江寒与刘大康是笑着离开的。
他们一走,憋了大半个时辰的祝扬就要发泄怨气,却被冷着脸的黄员外拎去了书房,生生被训斥教育了一个时辰。
不过这些与江寒已经没有关系了。
黄员外沉默很久之后,竟然神奇地认同了她的话,这让江寒既意外又高兴。
随后刘大康又说了些客气话,双方的谈话氛围至少表面上看是和谐友善的。
自此,江寒跟黄家闹得轰轰烈烈的冲突算是真的告了一段落。
黄员外走到主位上坐下来。
他的视线从祝扬身上扫过,眉头不由得蹙了蹙。
“阿禄,扶你家少爷坐下,给他倒杯凉茶,让他冷静冷静。”
他淡淡地吩咐完,这才看向江寒,笑容十分客气有礼:“两位刚才与我这不争气的外甥理论了一场想必也渴了,先喝口茶,有话咱们慢慢说。”
江寒心中了然,看来她跟祝扬的吵闹黄员外都听到了。
听到了态度还这么好,沈大人的面子果然很好用。
别人对她态度好,她也会以礼相待。
于是,她笑着说了句“员外客气了”就依言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刘大康先放下茶盏。
他起身对黄员外拱拱手,和气地道:“我二人三番两次来打扰,给员外带来了不便,还请多多谅解。上次来时,员外您说会考虑和解的事,不知现在考虑得如何了。”
虽然说有沈大人的帮忙,黄员外肯定会同意和解,但是礼数还是要做足的。
如果他们表现得太过理所当然,被迫妥协的黄员外肯定会反感,到时他表面上答应了和解,心里却仍在记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找机会再下黑手。
若弄成了那样,所谓和解就没有意义了。
黄员外沉吟着笑道:“方才江家小哥说的话,老爷我都听到了。老爷我也认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如此甚好。”
闻言,刘大康松了一口气,江寒也舒展了眉头。
虽然她还有备用的对抗计划,但曾启的事情一闹,让她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古代生活意外多,和气生财更要紧!
大家都同意和解,鉴于双方都有损伤,江寒也不会没眼色地去扯些赔偿之类的多余话题。
她给刘大康打了个眼色,正要站起来告辞,却听黄员外又对她道:“只是,老夫这外甥,年少气盛,以后你们在镇上再相遇时,他若再有过激行为,还请小哥多多包涵,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旁边臭着张脸的祝扬,闻言先是一愣,接着眸子闪闪发光,心里也得意起来。
他就说嘛,他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舅舅那么疼他,为何不帮他出气却要跟江寒这臭小子和解,原来他只是给个口头承诺,实际上还是支持他寻机私下报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