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59)

宰执天下 cuslaa 4248 字 9个月前

“也不是瞒,因为才开了个头,不敢妄言语。”韩冈小小的叹了一声,“其实,飞机也罢,蒸汽机也罢,内燃机也罢,还有今天去看得钢筋砼的建筑也罢,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剩下的就是需要花时间去积累。积累到了,古人梦里才能看见的东西,我们就能造出来。就如甘凉路的铁路就比较难,想要连通到兰州就要翻过洪池岭【乌鞘岭】,不仅要架桥,还要开山挖隧道。放在古代,想都不用想,肯定修不起来。隋炀帝修条大运河,修得满地烽烟。但如今铁路上万里了,不比大运河难?有造反的吗?跋山涉水的铁路是难,远到北庭的铁路更难,可放在如今,只要决心去做,肯定能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一室皆静,久久,沈括喟然长叹:“什么时候自兰州至京师的京陇线全线贯通了,三经两纬的全国铁路规划,也算完成了大半。”

章惇深吸了一口气,“扯得太远。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皇帝的大婚就在三日后,还有什么事没考虑周全的。”

宰辅们一个个回过神来,熊本张开口想说什么,却又在章惇的目光中警觉的闭上。

章惇结束了铁路的话题,熊本所盼望的两雄相争,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让其扼腕,却又竭力掩饰,不敢露出半点风色。

话题来到近在眼前的天子婚礼,韩冈却漫不经心的说道:“到时候都按班站着就是了。”

沈括脸色恢复了许多,松下一口气的问道:“还是让燕达提点全城防务?”

“不必担心。还有刘仲武和王舜臣。”

两人分别是章惇和韩冈的心腹,有他们在,燕达即使想造反,也得先想想能不能过得了刘、王二人这一关。

“当然,”韩冈又道,“还少不了铁路总局的人马。”

“宫中呢?”

“有王中正,更有太后,新进的也都是忠贞之士,不必担心。”

宫变之后,许多从太祖时起,便是班直成员的家族,全都被清洗出了宫中的行列。以各种提拔,重用为借口,将之调离京师。之后调入班直之列的新成员,一部分选自京营,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各地禁军的功勋之士。尤其是御前诸班直,完完全全被太后掌握在手中。

“皇帝?”

“太妃?”

“皇后?”

“王楚公?”

问题一个接一个,回答也是一个接一个。

大婚之日的警戒和应对,让所有宰辅都放了心。

会议就在安定的气氛中宣告结束,当其他执政都先行离开,章惇的神色立刻严肃起来。

“张璪是怎么回事。”章惇冷着脸。

韩冈摇摇头,“张邃明家里在甘凉收了地,催着要修铁路,私下里说了一遍,方才又说一遍。”

“只是这样?”章惇犹自狐疑。

韩冈点头,“只是这样!”

章惇脸色稍稍缓和一点,却依然是冷脸,“那玉昆你发现没有,有人脸色不对?”

“一棵树上爬满了猴子,下面的猴子都盼着上面的猴子掉下来。而不论上面还是下面,总有些猴子,希望整棵树都倒掉,觉得这样他们才有机会爬得更高。”

章惇点头,却又失笑:“玉昆,你这个比喻将天下官吏一网打尽,连你我也不能身免。”

“根据最新的归类,猴子、猩猩和人,都属于灵长目。只是科属不同。”韩冈扬了扬眉,“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骇人听闻的猜测,想不想听。”

“算了。骇人听闻……该不会猴子成祖宗了?这我可受不了。”章惇随口说着,但看见韩冈表情,脸一下挂了下来,“真的?”

韩冈呵呵两声,笑而不答。

章惇不想追问了,直觉告诉她追问下去没有好结果,“还是说说皇帝的事吧。这麻烦事。早点结束最好。”

同样起身休息的韩冈正站在窗边,张璪走了过去,“听闻陕西今年的棉花长势很好,明年的棉布价格会不会降一点?”

“已经在降了。今年都跟素绢一个价了,朝廷和买的价格还要更低。”韩冈笑道,也许宰辅议货论价并不合适,但在两府之中,各自的底细都一清二楚,并没有必要掩饰什么,“北庭新开辟的棉田已有两千顷,甘凉路上,棉田更是数以十万顷,再过几年,棉花种得更多,价格只会再降。”

张璪和韩冈的对话,吸引了附近其他宰辅的注意力。

就像章惇对荆湖和海运的关注一样,有关陕西、甘陇和棉花的议题,就绕不过韩冈去。不过张璪忽然提起棉花棉布的事,还是问价格,还是让人觉得诧异。

李承之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也凑过来,“北庭的棉花现在能运回来?”

“现在还不方便。”韩冈道,“用马车运棉花,成本也太高了,得等铁路铺到北庭去了。”

李承之道,“北庭一带棉花种植最合适的地方是伊丽河谷。水土不下中原,阳光又充沛,正适合棉花生长。最重要的,就是地广人稀。”

‘张璪想要做什么?’熊本悄然走了过来。

韩冈,以及他所掌控的雍秦商会,对棉花织造这门产业看得极重。

江南刚出了一点仿效的苗头,就出现了魔教反乱。不是连人带厂被造反的魔教教众给烧了,就是在事后被说是逼反良民的主因,弄得江南州县对织造工厂十分警惕,甚至都有不许办厂的禁令。

而从那一次旋起旋灭的魔教教众反乱之后,宰辅们也再也没有表现出对棉纺织造业的兴趣。张璪突然间对韩冈当众提了这么一句,是随口说话,还是想借势做些什么,着实让人好奇。

“北庭,”张璪看起来都没察觉到自己的行动给周围的同僚带来多大的困惑,只轻笑道:“那里距离兰州六七千里,修铁路不知要修到何时。”

章惇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铁路现在最多能只能修到瓜州,再往西去,开支就大了。”停了一下,他又道,“其实到瓜州都算多了。从兰州到瓜州,人口不过百万,路程却有两千里,真有些不合算。”

是突袭?!

熊本一个机灵,浑身寒毛都竖了起来。

是要抢夺韩冈对铁路的控制权?

他双眼瞪得老大。

章惇之前跟韩冈称兄道弟,韩冈还帮了他一把,现在脸上带着笑,却冷不丁的和张璪、李承之联手,捅了韩冈一刀。

这可真是出人意料!

呼吸不由的粗重起来,浑浊的血液也在老迈僵硬的血管里加速流淌。

这一刀下去,带来的就是两府和朝堂的大变局。

而机会,便蕴藏在其间。

不仅仅是熊本,苏颂、曾孝宽的注意力都转了过来。而沈括,熊本匆匆瞥了那位枢密副使一眼,风吹日晒的一张黑脸,竟然都白了。

“迟早还是要修的,不论是兰州到瓜州,还是再往西通到伊州、北庭,都是得修的。”韩冈斩钉截铁的声音镇定无比,“只有修好了铁路,那边才能算是中国之地。中国人口日多,必须向边疆移民扩张。”

依然是说了多少遍的陈词滥调。

但陈词滥调之所以是陈词滥调,就是因为有着颠扑不破的道理,并得到最多人的认同。

章惇含笑点头:“这话的确没错。铁路的确是该修,铁路修过去,移民的人才会多,日后才能成为中国之地。海外,西域,南疆,虽是远离中土,不过若有了铁路,有了时速二三十里的蒸汽船,其实也就跟过去没有铁路时,出趟几百里的远门差不多时间。”

章惇笑得如同猎物入笼的猎手。

熊本眯起眼睛,章惇看来已经觉得胜局在手了。

不过正是因为铁路利益如此丰厚,才会让其他人都忍耐不住要分一杯羹了。

说来说去,还是韩冈太过护食。

要不然章惇、张璪不至于这般不顾面皮,当众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