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31)

宰执天下 cuslaa 3845 字 9个月前

所以必须快,快得让韩冈来不及反应。否则以韩冈的奸狡,肯定会把这个破绽堵上。

哭庙这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第二、第三步。

既然韩冈不要脸皮,文家又怎能不予回报?

一切的关键都还是名声。

就像过去在朝堂上攻击政敌,都是从名声开始。

怎么才能将韩冈的名声破坏掉?

那可是万家生佛,长生牌位遍及天南地北,王莽只在士人中名声好,韩冈可是连百姓中都有个好名声。

洛阳也有联赛,也有报纸,一切都是跟东京学。洛阳的联赛规模不大,元老却很多,文家也没能直接控制其中任何一家。

不过要通过他的影响力去在洛阳攻击韩冈,却不是什么难事。文彦博这一回被人泼了脏水,洛阳的老人们岂能不会兔死狐悲?对韩冈也会同仇敌忾起来。

可是在京师中,文彦博却都是无能为力。

文彦博是什么人?二十年没出山的宰相。做官的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除了洛阳和几个他任职过的州县外,多半不知道有文彦博这个人。

幸好韩冈最近行动昏聩,把宗室都丢到了一边。

为什么韩冈只在蹴鞠快报上刊发了社论?为什么他没有在另一家快报上刊载文章?

理由一目了然。《蹴鞠快报》背后的各方势力,是以他韩玉昆马首是瞻,而《赛马快报》背后却是宗室。

韩冈逼退了天子之后,就抛弃了配合他的宗室。就像张废纸,用过后就被韩冈给丢了。

这就是机会了。

只要大议会召开,这天下将不复赵氏所有。

即使是赵世将这逆贼,当也不会愿意天水赵氏变成一个普通的望族。不,是被监视看管的望族。

文彦博相信他们会有所取舍。

文及甫也这么确信。

“今之事势,义无旋踵。”文及甫低声念道,神色愈发坚定。

亲信随从没有听清,问道:,“六郎,何事?”

“没什么。”

文及甫摇头。

在韩冈的社论之后,如今他的父亲已经是骑虎难下,必须要与韩冈一决高下。

即使文彦博也不认为韩冈有篡位之心。只要韩冈不敢恣意妄为,行篡逆之事,文家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

既然韩冈束手束脚,只能在报纸上发文章,文家无后顾之忧,成则一步登天,败则也不过退居洛阳,又怎么不敢行险一搏?

韩冈要为他的愚蠢和幼稚付出代价。

文及甫咬牙,‘一定!’

“潞国公出门了。”

“潞国公已至宣德门。”

“潞国公换了肩舆进宫了,两位文衙内陪同。”

文彦博的行踪一条条被送进了韩府中,送到了韩钲的面前。

韩钲带着装出来的沉稳笑容,夸奖过每一位前来报信的密探,然后入内向父亲禀报。

“王太尉奉旨在殿前堵住了潞国公。”

又一人带来了最新的消息,韩钲悄悄的擦了擦掌心处的汗水。在他的感觉里,家中这座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院落,仿佛变成了大战前主帅的帐幕,一名名斥候带着军情而来,而自己陪侍在主帅身边,见证着这一场大战的开幕和终局。

一股昂扬感充溢在胸间,让韩钲愈发的沉浸在这让人战栗的刺激之中,可是当他入内禀报的时候,那位理应冷静沉毅的主帅却还在与人说笑。

“潞公名头实在是大,把儿孙都掩了。弄得人只知道文六衙内、文九衙内,却不知及甫、维申是谁。”

“文九名及甫?”曾孝宽瞪大眼睛,故作惊讶。

他与韩冈对视片刻,忍不住笑意,开口大笑起来。

笑声中,韩冈偏过头,问着推门进来的儿子,“怎么,是不是潞公被太后骂了一通?”

韩钲低下头,选择无视两位根本不顾局势,为冷笑话而放声大笑的无聊中年,“太后让王太尉传话给潞国公,如果潞国公当真有心兵权,就不用陛见了,可去太庙见一见仁宗。”

曾孝宽的笑容陡然不见,眼神瞬息间变得如刀锋一般锐利,直直的刺向韩冈。

韩冈的嘴角悠悠然凝着浅笑,“文彦博是什么反应?”

“潞国公拜领圣旨之后就出宫了。”

韩钲的答案,让韩冈讶异的扬了扬眉毛。

他还以为文彦博会跟王中正争上几句,说不定还会说什么隔绝中外,没想到文彦博这般干脆,直接领旨离开。

笑容重新爬上了曾孝宽的脸,“玉昆,不出所料?”

韩钲都不知道曾孝宽到底是为什么一大清早就登门造访,但曾孝宽现在这点幸灾乐祸的反应,他却看得分明。

韩钲恼火的盯着曾孝宽,韩冈却摇摇头,笑意不改,“不意太后这般恼怒。”

“潞公这是要顺水推舟了。”曾孝宽在成语的四个字上加了重音,又好心的多解释了一句,“宰相哭太庙,本朝以来未有。”

韩钲心惊肉跳。

他听父亲教过,站在弱势一方,是一般人对与己无关的事情的第一反应。这一回在报纸上攻讦文彦博,说其有夺权之心,就是悄然的把文彦博放在了强势的位置上。

报纸上的白纸黑字,文彦博想要辩解,就得一个个的去解释——他控制不了京师的报纸,也没办法改变在京师百姓中的形象,可太后的过度反应,却给了他一个反击的机会。

文彦博当真在太庙哭上这么一场,韩冈泼得这桶脏水,怕是就能给洗得干干净净。

“吓唬小孩子作甚?”惊讶中,韩钲却听见父亲依然沉稳的声音,“宰相哭庙,本朝未有?难道令绰你忘了,昔年奉迎熙宗皇帝神主入庙,我等不是都在太庙哭过一场?”

……………………

自从太后放权政事堂,圈禁小皇帝,并为此祭告列祖列宗之后,存放天水赵氏诸帝神主,以及陪祀的宗室、贵戚和名臣灵位的太庙,便又加了一重禁军来把守。

名义上是移防,实则是让精锐严防死守,防止宗室来此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