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官场、学术还是人望,刑恕无一事能与他相提并论。甚至做一做比较的想法,泄露出来,都会惹来一阵嘲笑。
幸好从蔡京开始,韩冈在官场上就一路下坡,到了炭毒案中,韩冈错误的选择,让他过去积累下了的功劳都摇摇欲坠。
这一回的事变,并非刑恕引发,除了在蔡确耳边推波助澜,剩下的只是居中联络而已。
不过刑恕很早就考虑过了这个对他最为有利。
光靠蔡确,终不过是一个走狗。
路上的野狗时常能见,几乎都是丧家之犬。
刑恕从来都没想过将自己的未来绑在蔡确的官靴上。
刑恕很清楚自己的份量,蔡确之所以要用自己,也是看在了自己背后的关系。
真正的能让他功成名就的,是存亡续绝的功劳。
刑恕想要的是挽救旧党。
蔡确、曾布和薛向撑不起大局,太皇太后上台后必然要引洛阳元老入朝。
一旦太皇太后能够垂帘,压在旧党头上的这个天,给彻底给翻了过来。
早在蔡确决定放弃向太后的几天前,刑恕就已经在想象他日后回到洛阳,会在元老们中得到什么样的待遇。
但韩冈用骨朵挥出的一记猛击,不仅击碎了蔡确的天灵盖,也将他刑恕的幻想,给砸得粉碎。
殿中的光线一下就有了变化,殿门不知被谁推开了,又有人向内张望。
很快,从门缝中传来了一句话,“胆子倒是够大的。”
“还指望能活吗?”
殿门砰地一声又关上了。
外面的班直都在盼着他自尽,但刑恕不甘心。
就算以后一辈子都是罪囚,但好死总不如赖活。
不管怎么说,刑恕觉得性命比一切都要重要。
只要能活着,就有希望。
现在,他只能指望东西两府的宰执们,能够信守诺言了。
能不能逃过一命,就看宰辅们能不能让想太后承认他们的许诺。
……………………
“听凭吾处置?”
听到韩冈的话,向皇后静静的站了起来。从面前的宰辅脸上逐个看过去,最后,又落到了韩冈的脸上:
“一个是先帝之叔,另一个是先帝之母。韩卿家,那你说该如何处置?”
“有刑律,有故事。”
“嗯?”向皇后轻轻的鼻音问着。
韩冈低头:“赵颢依律当论死。立斩于宣德门外。太皇太后依春秋故事,不当问。让臣来断此案,便是这个结果。不过太后若觉不如意,听凭处分。”
“让吾来处分?……”向皇后轻笑,“吾若是当真处分了太皇太后,日后怎么见先帝?就按照韩卿家说的办吧。”
。
【不知道怎么回事,弄得更新的节奏全乱了。后面还有。请各位明天早上看。】
刑恕曾经见识过御史台中,怎么处置不肯交待罪行的人犯。
在脸上一张张的贴上黄表纸,然后喷上水或者醋,让人犯在濒死的窒息中失去一切反抗心。
要不然就是整个人手脚被捆上一圈圈的绳索,偏偏绳索上还被倒上了一盆水,收紧后的绳子能将手脚勒得发紫发黑,再丢在冬天的风地里,一时半刻,就能送去大半条命。
不过御史台中有一点好,对犯官是不动刑的。在提供的饮食上掺些污物,或是在牢狱外处刑人犯,让惨叫传进牢房,就算得上是逼供的手段了。
现在即便刑恕已被认定是蔡确从犯,谋反的党羽,可也并没有给他绑上绳索,更没有上任何刑具,只是将他约束在大庆殿的偏殿中。曾布、薛向则是在正殿中,苏轼更是在另一头,虽然同为犯了不赦之罪的重刑犯,还是依照官职分出了等级。
外面有十几名军士在看守,殿内则只有刑恕一人,以及蔡确的尸体。
殿宇内空旷无比,却让刑恕几乎都要喘不过气来,仿佛有巨石压在胸口上。
他胸中憋闷欲裂,仿佛每喘上一口气,胸口上的巨石就会落下一分。
同样的窒息感,使得刑恕的双眼早没了之前的灵活,口才更没有施展的余地,只是在苟延残喘。
殿中寂静无声,外面看守的声音传进来后,就放大了许多。
“……肯定是凌迟啦,斩首都是恩典。”
“两府的几位相公可都是发了誓,不诛从党。”
“兵不厌诈嘛。谋反能怎么饶?”
“这可说不定。相公们怕是都不想落一个食言自肥的名声。”
守在殿外的并不是御龙四直的成员,而是金枪班,他们并没有参与到政变中,能够用看热闹的口气谈论宰辅们是否会践行诺言。
大庆殿上喧哗,平时就是重罪,若是议论不该议论的政事,更是不会轻饶。
若是在平日,纵然贵为班直,但在进士眼中,依然是赤佬。有谁胆敢对士大夫无礼,结果都会很凄惨。莫说大声喧哗,就是低声私语,被御史看见听见后,也少不了一顿教训。
可作为蔡确党羽,刑恕现在连捂住耳朵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里面空着做什么?为什么里面一个人不放?想想就知道了。”
“是……”
声音突然间就低了下去。
是啊,为什么韩绛刻意下令让金枪班的禁卫在外看守,里面却不留人?而王安石和其他宰辅都默认了。
金枪班里面是有聪明人呢。
刑恕抬头看了看离地数丈的房梁,又将殿中的柱子一根根数过去。
韩绛是希望自己能够将这个机会给利用上吧。
‘不要给其他人再添麻烦了!’
在张璪离开时,向后投过来的一瞥,仿佛就是在这么说着。
大庆典上,由韩冈领头,宰辅们当面宣誓,只诛首恶,从者不问。靠了这一句,稳定了殿中班直之心,让他们尽数叛离。
明明可以做个功臣,享受一切可以享受的待遇。却因为胆怯,现在却要担心宰辅们是否会说话不算话,被秋后算帐。
刑恕已经没力气去嘲笑他们的愚蠢。
但作为从犯,正可以借着这一条免去一死。只要宰辅们不肯舍了面皮,太后也必须让上一步。
只是谋反的从犯又岂能这么简单的就逃出生天?前两年的赵世居谋反案,那几个只是说了几句好听话,甚至只是送了两本星图谶纬书籍的天文官,在地府里也会大喊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