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对军马的马种进行改良,在耐粗饲、少疾病、有耐力和高大善奔之间,取得一个让人满意的平衡。
“算了,这事还是让章子厚去操心的。”
韩冈对赛马的兴趣不大,现在卸任了枢密副使,又不可能会去做群牧使,有关军中的事情,尽量往章惇那边去推。据韩冈所知,章惇的确是准备整顿孽生监,繁衍良驹以供军用。
现在要考虑的,还是帝位更迭带来的影响。
韩冈向冯从义问了外面的传言,冯从义道:“还能怎么说?都说多亏了哥哥,否则就不是内禅,而是大奠了。”
“说实话。”韩冈半点不信,他又不会玩蛇。
“要说是外面的酒楼茶肆,几乎都相信哥哥没错。但冠军马会里面,话就不一样了。可他们全都糊里糊涂,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冯从义不敢当真瞒着韩冈,“又或许当着小弟的面,没什么人敢乱说话。得之后细细打听。”
韩冈点点头,这样才对。
越是下层,对韩冈越是崇敬,很多人甚至超越了崇敬的地步,变成了对待神佛一般的崇拜。但在高层,时不时的能见到韩冈真人,即是他的功劳、能力和才学再出色,也不会如无知愚民一样,设法讨要韩冈亲笔所书的字纸,烧掉取灰做药。
就像士大夫面对皇帝,到了宰辅这一级,几乎就不存在什么尊敬了。都是从全国几百万读书人中拼杀出来的人杰,除非是面对各朝太祖或是李世民那样的英主,否则一个靠出身坐上高位的幸运儿,怎么可能让他们敬服?只要当面说上几句话,皇帝的根底就露了。真正有的,也只是对皇帝手中权柄的畏惧。
可话说回来,相信与否都要看时间。若是家中有人生病或待产,派人递个名帖,求取韩冈回书的情况不少。以韩冈的书法水平,不至于比当年蔡襄还要热门,想来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多拜两座庙也没什么坏处。所以也很少见到完完全全将韩冈视如常人,多是表现出一份尊重来,有事没事,留条后路。
“不过,华阴侯私下里也说了,”冯从义的声音低了下来,“仁宗犯过心疾,英宗也同样犯过心疾,真宗皇帝当年重病垂危时,似乎也有类似的情况。皇城中有阴气嘛。”
“他是太祖皇帝的子孙。”
赛马总会会首赵世将是赵匡胤的嫡脉,他当然不会有好话。
不过他能从这个角度认定赵顼心疾,倒是一件好事。
疯子到处都有,时常能见到。就是真疯,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发病的。有时候,也会好一点,看着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二大王也是疯了一阵之后就好了一点,然后有个风吹草动,就再疯一阵,有人相信他是真给吓疯了,也有人认为他是装的,只是装得很像。赵顼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
但皇后害我的事,不是那么容易被人忘记。看冯从义就知道了,一直在避开话题,有些话他是想问不敢问。
夏日的夜空,星辰密布。
星辰之下的城市,依然平静如旧。
但其中到底有多少想把这份平静给打碎,乘乱得利的呢?
这还真的很难说。
。
【今天第一更。拿着笔记本在车上终于赶出来了。】
到了晚间,送礼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有常见绢帛和金银器皿,也有金石、字画和古玩,甚至还有些活物——三只猫,两只狗,鹩哥、鹦鹉各四只,还有两匹马,都被放到偏院中。
王旖早就放手了,韩家在京中的人手不足,根本就来不及收录点清。
除了来自宫中的赐物要供在正堂,剩下的也只能堆进几间空屋中封存起来。是退回,还是收下,等明日清点之后慢慢再说。
至于收礼后的回执,更是只能交给家中的幕客去帮忙写。
韩冈洗漱更衣后,坐在后院,都能听见前面的熙熙攘攘。
“闹腾得太厉害。”
一般来说,韩冈这个年纪的人过生日,不会大加操办,免得折了寿数。不过按照世间的说法,正要是贵人,根本就不怕这点小问题,有富贵之气护身。就像皇帝,哪年过生日不要召集群臣去大庆殿拜贺?
但韩冈毕竟喜欢清静,最近又诸事缠身,也不打算出什么风头。可以接受贺礼,但寿宴什么的,就不会开了。韩冈也没有散发请帖,甚至亲近如章惇、苏颂,都没有邀请。就是准备自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
除了韩家人,然后就是冯从义一个。
冯从义来得比较迟了,天都黑透后才到。
一进正厅门,一眼就看见了那四只涂金镌花银盆的,毕竟在赐物中最大最显眼。
“这是皇后赐下的?宰相才能得赐的御用吧?!”冯从义左右绕了两圈,盯着来回看看,“过去只在曹大王家见过。”
“曹大王?是济阳郡王?”韩刚问道。
“还有哪家的曹大王?”
姓曹的大王就这么一家。曹太后的亲弟弟,开国名将曹彬的嫡长孙,后世有名的曹国舅。
曹佾曾被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节度使,也即是所谓的使相,前两年曹太后上仙,又被晋为中书令,除此之外,还有侍中,尽管这几个官职只是个虚衔,但同样被归入了宰相的位阶中。生日时得到的赏赐,比照宰相是不消说的。
“怎么济阳郡王家的寿宴你也去了?”
“曹家有马有球队。曹大王家的大衙内跟小弟也颇有交情。再看着哥哥的面子,小弟当然去得。”
“曹家大衙内?”韩冈皱眉想了想:“曹评还是曹诱?”
“是曹评,字公正的。曹诱字公善,派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