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五)

宰执天下 cuslaa 3543 字 9个月前

早在英宗仍在位时,王安石就开始撰写本书,到了一年前才有了初稿他将初稿分抄了寄给几个功底深厚的亲友,让他们品鉴指正他人的回信皆说好,可就是二女婿最不客气,直接就说是刻舟求剑可也多亏了韩冈那个好女婿,让王安石对几处不合人意的地方也做了些修改这一回一出,学的根基也就稳下来了

李叔时闻言拱了拱手,“哦那可真是可喜可贺相公才学冠绝当世一出,先儒传注当让出一头地了”

“岂是yu与先贤争列?不过是为了正本清源罢了”王安石道,“先王患天下后世失其法,故三岁一同同者,所以一道德也”

李叔时能与王安石做棋友,见识自不差听到隐含杀机的‘一道德’三个字,眼前便是一片金戈铁马,耳畔也仿佛有鼓角齐鸣这部书果真是为了压制一干儒门别传

王安石和李叔时边聊边下棋,太阳在天空中一点点的移了位,渐渐的落在了王安石的身上

见王安石大半个身子都笼罩在依然炽烈的阳光下,而他带在身边才十岁出头的小伴当又蹲在地上看蚂蚁,李叔时咳嗽了一声,提议道:“相公,不如换个地方”

王安石安坐于青石之上,不动如山,毫不在意,“由他去,来生转世做牛,须得日头里耕田”见李叔时有些迟疑,催促道,“快下啊,别耽搁,老夫这盘可是要赢了”

竹林沙沙作响,一阵清风从林中,吹散了身周的热浪,苏昞听着林中传出的自然音韵,心中一片平安喜乐

就在书院的一角,来自书院左近镇子上的小学生们正在高声念诵着三字经童稚之声,让人听了也能会心一笑

关中一地已经有大半éng学开始采用三字经和韩冈的算学、自然两部éng书来教授学生以十万计的éng童,就算人才是百里挑一,也是以千来计算——这就是气学的未来

对于韩冈的计划,苏昞很是钦佩愿意花时间来培植根基,眼光望着十几年几十年之后,这样的耐心很少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年长者有耐心却缺乏时间而韩冈,时间、耐xg和才学都不缺,日后光大气学一门,必然是他

与此同时,炎阳高照的暑热中,一队车马抵达了东京城的西门

戴着遮阳的斗笠,身着别无外饰、适合散热的宽大袍服,韩冈仰头望着高耸的城垣,时隔一年,重又看到了东京城的城墙,但之前的心境并无改变此处虽是不见蛮夷铁骑,但亦是用武之地

韩冈家的千金兴奋的从马车中探出头来:“爹爹,爹爹,到京城了?”

“是啊”韩冈屈指一弹女儿小脑门,“到京城了”

“爹爹欺负人”金娘捂着头,眼泪汪汪的嘟着嘴坐回马车里了

被女儿的jiāo憨逗得心怀大畅,韩冈回头望着深深的门洞之后那宽敞笔直的大道,轻声道:“我又回来了”t!。

)游酢并不是打算指责韩冈的人品,只是想说他的才智和城府但看到两位同门都误会了,也不方便辩解

“有韩冈主持,纵然张横渠仙去,但气学也是日渐昌盛,他回京之后,就算有公事耽搁,也必然能有所开创”谢良佐岔开了话题,叹了一声:“对手日增,时不我待啊”

杨时没有半点担心:“气学其实自顾不暇天人之论,犹如鸿沟一般,韩玉昆跨不过、补不上其实就是上元节宣德门外的灯山,看着光鲜炫目,实则就是竹皮薄纸糊起来的,一戳就破,一烧就着要不是因为这一点,吕与叔如何会转投而来?

在杨时看来,别看现在气学给其他学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过就未来的发展来说,气学的敌人就是其本身如果没有一个完整自洽的体系,任何一门学派都是很难传承和发扬的——尤其是在竞争者如此之多的情况下

气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然和天人之论割裂极为严重承认天子受命于天,这是气学圭臬《西铭》中阐述的观点,但这一点是决然不可能从张载的气之一元说中得到证明,而韩冈主张的自然之道是让这个裂痕变得深大了

“韩冈对此避而不论,可躲能躲到什么时候?这是一个大关节,避不得、让不得要么就是天子不再受命于天,要么韩冈就得承认他的自然之道有错”

游酢却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以韩冈的心术才智,不可能坐视这样巨大的破绽不去弥补何况张载诸多门人,也不可能就这样放着不管

程门自号道学,眼下的第一大敌是控制了士子们晋身之阶的学,但远期则必然是气学韩冈用心长远,日后等他身登相位,自然会想方设法让气学成为国子监中教授学生的课本,让其成为天下的显学

就如手上这只千里镜韩冈一直以来对天文星象只有只言片语,最多也仅仅是提及过日月星辰乃是由气而生的宣夜说但千里镜的出现,让人们可以细观天穹,对日月星辰能够有着加深入的了解

组成显微镜和千里镜的两种透镜都是他所创,而且还阐明了原理明其理,故而才有了显微镜和千里镜

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依气学之说,透镜折射光线的原理就是形而上的道,是从世间实物中归纳出来的道理,而千里镜、显微镜,就是这个道理重反馈到世间的结果,是形而下的器

道和器是一体的,若只求形而上,那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空谈而已而只注重形而下的器,不注重归纳其中的道理,那就只是个庸夫而已

气学,或者说韩冈,一直都在主张经世济用、明体达用、学以致用,不同的词汇有着相近的含义任何道理和学问都必须能用到实际上秉承的是安定先生胡瑗的理念,在横渠书院,诸多弟子都要兼习经义和治事,水利、兵法、钱粮、刑名,在钻研经义之外,都要在其中选出两项来学习

对系辞这一句话的诠释,便是气学的一个大关窍

但程门之中,对这一释义完全无法认同杨时道:“正如吕与叔所说,韩冈终究还是所学不正,一应建树都是旁枝末节,须知道理xg命才是根本”

“但越是浅近,越是能引人就学显微镜和千里镜,在洛阳城的官宦子弟中都蔚然成风”谢良佐叹道,“下里巴人,和者数千,阳春白雪,和者数十,等到‘引商刻羽,杂以流征’,那就只有三数人能和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