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顼的眼神变得冷厉起来。抬起手,从准备留中不发的一叠奏章找出了一本,翻开来,这是弹劾吴充之子吴安持的奏章。拿着朱笔提起几个字,放到了另外一叠准备转回中书的奏章上——这下应该不会有人误会了!
东京城的事定了下来,但洛阳的事就有些棘手了。文彦博是老臣,三朝元老,甚至还是拥立他父亲英宗为皇嗣的功臣之一,于情于理都不能不给他一个体面——也许这就是文彦博有恃无恐的原因——尽管赵顼已经心有定见,但此事还是得先派人去确认一下。
“李舜举。”赵顼回头叫着就侍立在身侧的御药院都知,“你明天去洛阳一趟。”
李舜举犹豫了一下,没有:“敢问官家,为了何事去洛阳?”
赵顼听着一愣,但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件事不能明着查,否则就变成两派互相攻击的战场,闹到最后,真相什么的都不会有人去关心了,都成斗鸡一般将对手赶下台去。赵顼暂时还不想为此事闹得太大,否则襄汉漕渠之事必然会受到干扰,必须得找个合适的名目。
大宋皇帝想了一阵,几个借口都不合适,而李舜举木桩一般的站着,也不帮着想,从他的本心上来看,并不想去洛阳,往漩涡里跳。
“官家。”站在下方的一名身材高大粗壮的宦官突然出声。
“童贯?”赵顼疑惑的瞥了一眼这两年来在崇政殿上一直都十分老实听话的近侍,“你有什么话要说?”
童贯忙低头弯腰,道:“郑国公生辰将至。”
赵顼眼睛一亮,他都忘了,原来富弼的生日就要到了。依照多少年来的惯例故事,宰相或前宰相的生辰,天子都要赐物以示荣宠。富弼、文彦博、王安石的生日时都能得到赵顼的赏赐。
比如文彦博,他四十二岁做宰相,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生日是定例能收到的四只涂金镌花银盆已经累积到一百多了。赵顼听说他过生日的时候,就将这一百多具涂金镌花银盆罗列在堂上,让来祝寿的宾客艳羡不已。
眼下富弼的生日既然快要到了,那么派中使去洛阳自是光明正大,顺便去问一下如今洛阳的时事,也不会惹起太大的风浪。
“李……”赵顼本想就此吩咐李舜举,但刚开口就停住了,反而叫着方才在殿下出了个好主意的内侍:“童贯,富弼生辰将至,这一次,就由你去一趟洛阳,待朕问个好。”
。
第822章物外自闲人自忙(五)
“韩龙图给文相公赶出来了?!这还当真不得了。”
“真的假的?”
“俺家隔壁的刘小乙的小舅子的亲叔叔,当时可是亲眼看见韩龙图黑着脸从府衙来。”
“刘小乙的小舅子的亲叔叔?……武大不是卖炊饼的吗?他怎么看见的?!”
“衙门里的人难道就不吃炊饼?”
本来河南府的官员没有出城迎接新任的都转运使的这一件事,就已经成了洛阳城中议论最多的新闻,最受关注的焦点,人人都想看着整件事下一步会怎么发展。而更进一步的发展,也的确符合了人们的期待。
韩冈隔了一天就登门造访,一刻钟之后,便从府衙来。如果是低品的小官来拜见,文彦博能留他一刻钟说话,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但韩冈是都转运使,有着紫金鱼袋的龙图阁学士,得到这样的待遇,实在是让人无法想象。
如今洛阳城中的传言,当然不会担任转运使的小韩学士登门造访,与文相公共商国是之后,便起身告辞。这样一点戏剧性都没有,当然也不会有人有兴趣,这说法很快就淹没在了流言的大潮中,转眼就没了踪影。
现如今是韩冈被文彦博赶了出来的谣言甚嚣尘上。不仅有人拍着胸脯说自己隔邻的小舅子的亲叔叔,当时正在府衙之外做买卖,亲眼看见韩龙图铁青着脸从衙门来,甚至当时文彦博和韩冈在厅中是怎么开始争执,怎么又吵得不可开交的故事都给编出来。
最离谱的传说是最后文相公摔了杯子,一群刀斧手——不对,是一群衙役蜂拥而出,将韩龙图请了出去。整套故事编得有鼻子有眼,证人从河南府的衙役到街上的路人,再到韩冈身边的随从,一个个罗列出来,让人不得不信。
而且与此同时,韩冈拒绝了司中属僚的提议,并不准备即时点验河南府库账籍的说法不知从何处也传了开来。
韩冈善抚士民,为人也算是仁厚,在洛阳是人人都知道的——当年一万多河北流民被派来整修洛阳段的黄河大堤,一下就跑了三千人,剩下的则是哭着喊着要朝廷派韩冈来主持工役。至于文相公,那是有名的行事果决。所以这其中的是是非非,洛阳士民都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