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2)

宰执天下 cuslaa 3455 字 9个月前

净鞭响起,内侍尖着嗓门唤着退朝,但韩绛却没有动。本应领着群臣恭送天子的首相,直截了当对天子道:“陛下,臣有一事需奏禀,今日请留对。”

一直以来在政事堂中存在感稀薄的韩绛,被冯京和吕惠卿逼得成了泥胎塑像的韩绛,竟然在这个时候开口,连韩冈都愣住了。

“准!”赵顼开了金口,只吐出了一个字。但这个字却如黄钟大吕,在每一位臣子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韩绛再怎么势力单薄,他都是宰相!说话的份量,怎么都不会太轻。尤其他现在自请留对,绝不会是为了说些家常话!

天子在议事后留臣子下来很是常见,王安石甚至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每次议事之后都能被天子留下来说话。但臣子自请留对不同,自丁谓之后,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丁谓是真宗末年的权相。其人把持朝政,铲除异己,甚至陷害曾经举荐过自己的寇准,世人目之为奸相,却无人能奈何得了。但就是这名机敏多智,奸狡过人的宰相,却被人给用计谋害了。与丁谓同时为相的王曾,以过继儿子为借口,征得了丁谓的同意,自请留对。趁此良机与不满丁谓已久的章献刘太后联合起来,将其赶出了京城,贬去了琼州。

王曾若不能自请留对,章献太后刘娥就不能知道政事堂中哪位是丁谓的反对者,投鼠忌器下,也不能下手对付丁谓。而当王曾主动留了下来,两人便是一拍即合,让丁谓败得不明不白。

自此之后,重臣自请留对就少不了会有构陷同列的嫌疑,成为了朝堂上的一大忌讳。沉默已久的韩绛选在今天自请留对,让许多人心中都腾起不好的预感。

韩冈望着吕惠卿和吴充煞白的脸,在猜测韩绛用心的同时,也不免暗暗一笑,恐怕外面没人能想到,这两位还有心灵相通的时候。

出宫后,韩冈回了军器监处理日常事务。等到下午,看看时候差不多了,就派人去与章惇联络。既然章惇已经表明了支持王安石回京的态度,就有必要跟他通个气。不论王安石能不能回京,章惇今天的表态,已经证明了他并没有彻底的站在吕惠卿的一方,而是依然拥护王安石。

只是等到韩冈回到家中,派去找章惇的家人才回来对他说:“章学士刚刚回家,就被招入了宫中去了。”

正在旁边帮着韩冈更衣的王旖,惊讶的停了手:“今天出了何事,要锁院了?”

又不是逢年过节,翰林学士连夜入宫,除了学士院,为天子撰写重要的诏书,也不会有别的事了。就算是妇道人家的王旖,也有这个见识。

韩冈一拍桌:“是韩绛!韩绛果然荐了岳父。”

“官人?”韩冈没头没脑的话,让王旖听得一头雾水。

“韩子华今日自请留对,当是为了推岳父复相。”韩冈说着,猛然间哈哈大笑起来,他本来只求震慑一干政敌,顺便引动天子重新启用王安石的心思。哪里想到竟引来了韩绛的动作,让局势一下激变。这一个结果,却比他设想得还要有意思,“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这下老虎要回山了,看看又有那只猴子还能跳得欢?”

第636章岂料虎啸返山陵(2)

将前任宰相以事涉谋反的名义——说难听点就是待罪之囚——召回来询问。就算是所有对王安石恨之入骨的旧党大臣,他们在最疯狂的梦里都没敢这么想过。

他们穷究李士宁涉及谋反一事,的确是准备敲着边鼓,迂回前进,将王安石的两个儿子拖进来后,最后逼王安石接下一个教子无方的罪名。但怎么会有人敢将王安石直接牵扯进来,而且说这话的还是韩冈——王安石的亲女婿!

即便王安石已经离开相位,但他一手推动并主持的变法事业,直到现在也还是国家施政方略的主流。对于当今的天子,王安石是如师如友。尽管现如今,王安石的圣眷已远不如当初,可是尊重和信赖还是有的。隔三差五,赵顼也还会派亲近的内侍带着礼物去江宁探问,可见他对王安石的宠信不衰。

赵顼疑惑的盯着韩冈,这是他的激愤之语吗?

如果韩冈现在的表情是愤怒,方才的说话是咆哮,正在殿中的几名御史,就可以送他一个君前失仪的罪名。可韩冈平静得如同井中水月,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

“招王安石入京询问?”赵顼心头疑云丛生,一个字一个字的问着韩冈。

韩冈即刻回道:“此案久拖不决,牵连甚广,又事涉宰相之子,自当将其父招入京来。”

天子与韩冈的一问一答,顿时就让所有人都明白过来了。韩冈说得这几句话,用意只在最后一句。

他是要请王安石回来!

他是要请去位出外的王安石回来!

这如何使得!

同样的反应出现在不同的阵营中。

一旦王安石时隔半年多重新见到天子,那情况会变得怎么样,在殿上的一干重臣,都能推测得出来。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的表现实在太差了,天子不可能不怀念的过去王安石为相之时的朝局。

旧党中人当然恨不得王安石在江宁养老,从现在的五十三四,一直养到死为止。以王安石的声望,一回来就必然轻而易举的控制住朝局,到时候他们就又要过上在泰山底下生活的日子了。

不过新党中人应该是欢喜的。吕惠卿用了半年的时间没能解决掉旧党,如今事事受到朝堂上的掣肘,已经让底层的新党官员感到不耐烦了。身居高位的几个核心,身上的压力都很大,王安石能回来,对他们都是好事——只不过,应当将一人给排出。

王珪脚动了动,但他还是忍了下来。冯京今天不在,他没打算强出头。瞅着对面的吴充,盼着枢密使能站出来。可这时一道人影从王珪眼角闪过,定睛看过去时,竟是吕惠卿跨出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