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贵的是,柳公子至今未娶,家中既无妾室也无通房丫鬟,父母双亡清白一人。京城的贵女个个都翘首以盼着他能开口说要娶妻。
不过他闭口不言娶妻之事,同僚凑好的相亲宴也一概推却,再加上京城里风言风语,曾有下人见过长公主与柳公子月色下对诗,每当十五日,府里的下人们总要暧昧几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即使长公主再三强调柳公子既出了公主府的门,便再与公主府没有半分关系,下人们望着柳公子每月十五雷打不动来一次公主府,公主也不赶他走还摆出阵仗招待,头一次觉得威严的长公主说出的话也没那么坚决。
不管下人们是怎么个想法,作为这几日八卦正主的苏采萧此时却不再因一句话而心神不宁了,只因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摆在她面前。
柳行云又要上门了。
柳行云的意思她看得出来,不仅仅是出了公主府后一月一次地见她,还有之前他在与她对诗时熠熠闪光的双眸,他发奋苦读时说是为了配得上她,他去殿试时拉着她的袖子让她等他。
她看得出来,比她心思更敏感的皇帝弟弟更看得出来。
于是每次进宫她都要被念上一遍柳行云的才能有多么出色,容貌有多么让大臣女儿疯狂,对她又是多么一往情深。
但是苏采萧并不表态,任由皇帝像个合格的操心姐姐的弟弟一样喋喋不休。
她越不表态,皇帝越是来劲。
柳行云每月一次来公主府,便是皇帝默许甚至支持的。
曾经有一次她烦了,对着柳行云冷脸相待,皇帝第二天便不知道从哪里听过来的消息,火急火燎地召见她,絮絮叨叨地对她讲了半个时辰他模拟的柳行云心路历程,说得柳行云像是秦香莲再世,而她则是负心的陈世美。
从此苏采萧便再也不敢故意怠慢柳行云了。
柳行云每月一次上门求见,苏采萧对此束手无策且心有烦忧,她既不希望看见皇帝念叨不停的嘴渐渐转为沉默,也不希望柳行云望见她的眼神中充满着黯淡,但她更不希望因此给他们希望。
她注定不会如寻常女子般嫁人生子,何必再给无辜的人多添几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