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海上丝路 3、再续前缘

吴襄不依不饶,得意洋洋地继续讲道:“哥哥有所不知,《西游记》之所以托“承恩”之名,实乃深蒙泰山大人的恩德,感念老员外不计前嫌,对俺恩重如山,虽是志怪传奇,却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

沈琦心中暗想,你小子可真会作死!当年,被人捉拿到了上元县衙,你就非说这书是你写的,如果不是海瑞大人不兴文字狱,才算宽恕了你,否则,恐怕你早被砍了头。到现在还人说《西游记》是反书,我们沈家虽不再结交官府,可也不想与官府为敌,像海瑞这样的青天大老爷,那是千年难遇,你小子就烧高香吧……

闲扯了半天,还没提到自己的婚事,吴襄暗自着急,拿胳膊肘碰了碰汤景。

于是,汤景抱起那堆虎皮、豹皮,塞进了沈琦的怀中,讲道:“请沈大官人细听我言,如今,我们的处境你非常清楚,这位锦衣卫总旗朱辉,就像我亲儿子一样,而吴公子是他的大舅哥,因此,也算是我的侄儿,在这世上,他也就我这么一个长辈,故此舍下老脸恳请沈大官人,别嫌寒酸,请收下这份聘礼,准备安排喜事吧。”

听汤景这么一说,沈琦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一下子愣在了那儿。

吴襄在心中暗骂:汤景这老不要脸的,只要得着机会,就占我的便宜,你什么时候成了我的长辈?

朱辉也替这位大舅哥操心,上前深施一礼,讲道:“沈大官人,咱们都一样,除了经商别无出路,我这哥哥早已洗心革面,今后将追随月空长老,前往新大陆开疆拓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时,何氏夫人擦干了眼泪,跟着讲道:“女大不中留……”

沈琦当然清楚,他妹妹对吴襄痴心未改,没待何氏夫人把话说完,马上就坡下驴,收起了虎皮、豹皮,微笑着答道:“有道理,那就选良辰、择吉日,赶快办吧。”

吴襄顿时喜出望外,赶紧给沈琦躬身施礼,低头讲道:“请哥哥受妹婿一拜,长兄为父,今后我吴襄惟大哥之命是从,还请大哥今后对妹婿多多教诲。”说罢,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沈琦把他搀扶起来,问道:“妹婿,请问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吴襄本来没有任何打算,原准备把老山参卖给吴学政,拿到银子之后,娶了沈月瑛,将来就赖在了沈府,刚刚听他这么一问,便顺口答道:“将追随月空长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于是,沈琦拍着他的肩膀,赞道:“好妹夫!如果不是这金陵城家大业大,我也想跟着月空长老远游四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月空长老的商团被困在了日本,我知道他们非常艰难,想办法把他们接回来吧,我有一个好去处……”

闻听此言,朱辉激动地问道:“请问沈大官人,你可有他们的消息?”

沈琦答道:“当时,陈元化被抓的时候,在月港经商的松浦信盛受到了连累,被斩杀在南京城外,前几天,松浦信昌前来祭奠他的弟弟,到我这来过,谈起了月空长老的情况。”

“请问沈大官人,你说的那个好去处,到底在什么地方?”汤景问道。

“福建漳州月港。”

捻转到了南京城,大家触景生情、悲痛万分,因害怕遇见熟人,直奔西安门外三条巷去投奔沈琦。

当年,吴襄被黄炳文骗得身无分文,他与汤景合谋,以搭救沈琦之名,让汤景前去拜访沈老员外,顺便重提他和月瑛小姐的婚事,想借助沈家的财力开办钱庄。

沈老员外绝没想到,这位被他退了婚的吴公子,一手的蝇头小楷,写得金陵城无人能比,不显山不露水,于落难之际,寄居在栖霞寺的茅舍之中,悬梁刺股,准备参加来年的春闱,甚至还写下了两部旷世奇书,其中有本《金瓶梅》,沈老员外虽然没看过,据汤景说,书中有位西门大官人,那真是千古传奇、必将流芳后世,深得文人雅士的赞誉;但那本《西游记》,他倒是看过两眼,实在令人拍案称奇!

因此,对这位才高运蹇、不见圭角的闲婿,沈老员外赞不绝口,尤其是对他采用吴承恩为“笔名”,以示不忘沈家对其恩重如山,更让老员外深受感动,即便吴襄获罪下狱,仍不忘带上爱女前去探监,在狱中,月瑛姑娘对吴公子山盟海誓,二人情定终身……

等到吴襄出狱后,沈老员外准备给他们办喜事,日子都已经选好了,但吴襄考虑到身无立锥之地,不想把沈家千金娶进茅舍,便找了个借口,便跟着杨公子跑京城去了。

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到了京城,果然如鱼得水,很快就结识了不少世家子弟,当然,吴公子见过大世面,很快把这伙纨绔子弟,哄得滴溜溜乱转,混得是风生水起……

吴莲把西便门外的小院给了哥哥,于是,吴襄就想把沈月英娶进京城,选好了良辰吉日,准备下江南迎娶新人,恰遇沈老员外病故,又把喜事耽搁了。

沈老员外咽气前,对儿子沈琦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不要忘了祖宗沈万三的教训,沈琦也有被东厂出卖的经历,含泪答应了老父亲,今后决不结交官府。

沈琦本来就看不起吴襄,知道他在京城放荡不羁,更不敢把妹妹往火坑里送,吴襄在京城既没发财,也没考取什么功名,只图自己风流快活,就这样,和沈家的婚事又拖了两年多。

吴襄不急不躁,倒是把沈琦给急坏了,他跑到汤府找过朱辉很多次,问他这门婚事到底该怎么办?朱辉拿大舅哥一点办法也没有,汤景知道后,非常不怀好意,极力劝沈家退婚,无奈月瑛姑娘非吴公子不嫁,令神仙也无招可施。

如今吴襄再次落难,投奔到了沈家,一见到沈琦,就把汤景推到了前面,自己扮作一副无辜的样子,喊了一声哥哥,红着脸便不再说话。

沈琦对汤景和朱辉怀有感恩之心,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何氏夫人本希望能见到两个女儿,结果却是大失所望……

因汤景夫妇不敢见人,沈琦便将他们安排到了一处独院,并讲述了火烧翠花楼的经过:

当时,汤景夫妇被东厂爪牙抓走之后,汤琼、汤瑶被刘公公送进了翠花楼,沈琦得知后,赶忙追了过去,本打算想用钱把她们赎出来,可无论出多少银子,翠花楼的老乌龟刘保就是不答应,就在他哀求刘保的时候,翠花楼突然硝烟四起,有人惊呼:倭寇来了……

那刘保哪里肯信?撇下了沈琦跑到门外去骂人,这时,只见一名蒙面的黑衣小子,突然从地缝里钻了出来,一刀就剁下了刘保的脑袋,差点把沈琦给吓死……

不一会儿,一群男女光着身子,鬼哭狼嚎般地往外逃,沈琦冒火冲进了翠花楼,只见到处都是死尸,个个都没了脑袋,找到了关押汤氏姐妹的客房,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这才知道:姐妹俩已被人救走了……

汤景夫妇打算伸冤告状,但沈琦告诉他们:他也曾帮着汤家奔走呼号,无奈,因大家都知道倭寇火烧翠花楼,救走了汤氏姐妹,坐实了汤景勾结倭寇的罪状,只因太祖留给汤家的免死铁卷,刘公公才没有要他们夫妇的命,虽然现在刘公公、黄锦等人都已经倒台,但汤氏一门想要翻案,却没那么容易……

听说两个女儿没事,汤景夫妇那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沈琦千恩万谢。朱辉猜测,救人的应该是张狗儿,相信汤氏姐妹不会有事,只是不知道把她们送到了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