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暗战 32、闲愁成蹉跎

于是,郭奕和许灵儿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介绍瓦解海盗集团的计划。

胡守仁将军听罢摇了摇头,不无忧虑地问道:“请问冯安是否知道你们的计划?”

许灵儿微微一乐,答道:“冯安姐姐还未曾知晓,她可能认为,两个不自量力的小女子,前来调解两位封疆大吏的积怨来了。不过,请总兵大人不必担忧,玳瑁港的情况我十分清楚,目前滞留在那儿的人口达三千人之多,顽固的海盗分子顶多才两成,我们自有办法能瓦解这个团伙,以便将来把玳瑁港当作月空长老的远洋基地。”

“不行,坚决不行!”胡守仁正色讲道:“我宁可被庞尚鹏所弹劾,丢官罢职、回家乡种地,也不能让你们俩前去冒险。”

“请问总兵大人,既然如此,为何不速速跨海一战?若是你愿意挂帅远征,我们自当随行。”

胡守仁知道这是郭奕在使用激将法,摇头答道:“非老夫贪生怕死不敢越洋远征,国之大事与朝廷的格局你们不懂,如若老夫跨海出战,极有可能未见着海盗,就得先和起西洋人打一仗,把海外剿匪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因此,这一仗不管打输打赢,都给西洋人留下了犯我沿海的口实,今后应对他们,就不是对付海盗这么简单了,他庞尚鹏不是不懂。”

“那他为何还逼你出兵?”许灵儿问道。

胡守仁答道:“其实,我也知道,他在暗中和海盗谈判,逼我出兵无非做做样子。由于西洋海军时刻在注意着我们水师的动静,一旦我们出兵,他们也会以协助剿匪为名霸占我们的岛屿,就算他们帮忙剿灭了玳瑁港的林风,到时候,再想把他们从岛屿上赶走,可就难了。”

“难道还会有这等事?”郭奕不解地问道。

“看看广东那边的澳门岛上的佛郎机人,你们就明白了,他们随便占据个岛屿,就能住下来传教,有了人气就开埠贸易。其实,西洋人比海盗更可恨,对付林风等人尚可以赶尽杀绝,一旦招惹西洋人来犯,沿海各地恐将再也无一日之安宁。”

其实,庞尚鹏和胡守仁之间的过节,还涉及到内阁首辅张居正。肃清沿海的倭寇之后,屡建奇功的戚继光将军调任京城,因人生地不熟、而受其顶头上司的掣肘,对其任意打压,这时,当国的张居正及时施以援手,在他从中斡旋下,朝廷破例任命戚继光为蓟镇总兵,既拥有镇守的行政权,又拥有统领三镇的练兵权。

据说,为了答谢张居正的知遇之恩,戚继光从关外搜罗了不少西域歌姬,送进了张府,而胡守仁则从沿海弄了些大补药进献给了张居正。

这种补药名叫“腽肭脐”,其实就是海狗肾,属大补之类的血情之品,庞尚鹏自己就曾服用过,知其性烈,壮阳效果极好,张居正享用之后,严冬不用戴貂帽,这可苦了每日跟他凌晨上朝的文武百官,也不管多冷的天,大家全得跟着他光着脑袋挨冻。

另有传言,年幼的万历皇帝即位后,张居正暗中勾结李太后和太监冯保,赶走了首辅大学生高拱,在朝中独揽大权,入宫廷如无人之境,与掌管后宫的李太后有着不明不白的关系。

当然,远在福建的庞尚鹏没有证据,他弹劾不了张居正,对戚继光也鞭长莫及,只好拿胡守仁来出出气。

胡守仁不能拿这些龌龊事乱说,只好发表了一篇高论,似乎也不无道理,郭奕和许灵儿听罢,表示十分理解,认为庞尚鹏无非想让水师做做样子,以便给林风施加压力,争取招安。

于是,许灵儿问道:“如此说来,玳瑁港有人在和巡抚大人暗中接触?”

胡守仁点头答道:“不错,据说抓获的海盗招认,其团伙头目中有人和巡抚庞大人颇有交情。”

操作这件事的人定是罗阿敏无疑,只要她愿意招安,事情就不难办。不过,许灵儿也知道,林风和罗阿敏之间已经有了裂痕,诡计多端的林风不会轻易放弃吕宋岛,一旦他真站稳了脚跟,必然会继续勾结倭寇,南北夹击,整个大明沿海恐怕都再无宁日……

必须得兵不血刃瓦解海盗集团,像王公公一样,给大家某条好的出路,于是,许灵儿建议道:“总兵大人,既然不自量力的小女子到福州来了,自然不能空手而归,我们已经拿定了主意,请总兵大人明日便答复巡抚衙门,即刻出兵玳瑁港征讨海盗集团。”

“如此军国大事岂能儿戏?”胡守仁满脸惊愕地问道。

许灵儿答道:“当然不是儿戏,只不过不用总兵大人率水师出征,而是从台湾借给我们一艘舰艇,我们以巡抚衙门的名义前去招安,既能堵得住西洋人的口实,又能尽快招降玳瑁港的海盗,请问总兵大人意下如何?”

“断不可行!”胡守仁果断地拒绝道。

发现根本无法说服这位总兵大人,郭奕和许灵儿都不免颇为沮丧……

许灵儿和郭奕配合得非常默契,彼此点了点头,于是,冯安派人把马克抬出了中军大帐。

临别之际,马克深情地看着许灵儿,用西洋话讲道:“妹妹,我永远都会等着你!”把她羞得低下了头。

这时,中军大帐只剩下了她们仨,郭奕正色讲道:“冯将军,我们准备到福州去一趟,化解巡抚大人和胡总兵之间的积怨。”

“这真是太好不过!”冯安十分高兴,她知道,曾在南京经商的庞尚鹏定会买她们的面子。

“请允许马氏兄弟把那两具棺木运回琉球。”郭奕接着讲道。

“但不知棺木之中是何许人也?”冯安问道。

许灵儿毫不隐瞒地答道:“不满姐姐,是徐海和王翠翘夫妇……”

冯安听罢顿时大吃一惊,立刻站起身来,摇头讲道:“此二人当挫骨扬灰!你们为何要将其尸骨运往琉球?这要是被人告发,岂不是犯下了忤逆之罪。”

“姐姐,实不相瞒,东厂王公公为了使琉球王朝不倒向倭寇,他自知去日无多、但后继无人,才迫不得已而走的一步险棋……”

未等郭奕把话讲完,冯安颇为惊诧地问道:“难道说徐海的后人已在琉球为官不成?”

“是王翠翘的女儿当了永王千岁的正妃娘娘。”许灵儿答道。

“真是荒唐透顶!”冯安颇为气愤的质问道:“难道海盗头子的女儿会替朝廷出力吗?”

“请姐姐不必担心,这位娘娘千岁是为国尽忠的王翠翘夫人之女,不见得是徐海的亲生女儿。”郭奕解释道。

“莫非罗文龙的女儿?”冯安惊奇地问道。

“看王公公的意思,也不见得。”许灵儿答道。

冯安有些不解地摇头道:“那就奇怪了,难道说是王公公的亲生女儿,可他明明是个太监!”

“根据堺町林掌柜的回忆,有关罗文龙和王翠翘的结局有三种传说。”许灵儿讲道:“其一是徐海和王翠翘根本就没有被俘,当他们发现官兵准备杀降时,一起投水而亡。普遍被大家所接受的说法是,投降后徐海被杀,罗文龙企图迎娶王翠翘为妻,却被胡宗宪所拒绝,王翠翘被官兵所杀,导致罗文龙怀恨在心;也有传说胡宗宪给他们二人主婚,洞房花烛之夜,王翠翘用三尺白绫吊死在了房梁之上。”

“请想一想?王公公和王翠翘之间有什么关系?”郭奕认真地讲道:“在我们去琉球之前,王公公因一件棘手的事情要办,耽误了派马鞍到钓鱼列岛来搬运这两具棺材,他终于把那个‘老混蛋’给打发走了。那么,这个‘老混蛋’是谁?他为何会在王翠翘之女入宫前后突然出现?其实,谜底只有王公公知道,我们应该相信他,这位被他暗中抚养大的正妃娘娘,定能继承其母的遗愿,尽心尽责为国效忠。”

听罢郭奕的分析,冯安深以为然,点头讲道:“或许那个人才是这位正妃娘娘的生身之父,但不知他与海盗有没有什么关联?”

“冯将军言之有理,回到琉球之后,我们再详细打探此人的下落,如若是漏网的海盗,绝不会让其逍遥法外。”讲到此处,郭奕微微一笑,问道:“尽管王公公骂那个人是老混蛋,不过,如果他真有威胁的话,神通广大的王公公还能打发他走吗?”

“既然如此,就依二位妹妹之言,我来照办也就是了。”

当日,冯安便释放了马氏兄弟,他们在台湾北港歇息了一日,让他们带着两具棺材返回了琉球。其实,王公公对此早有交待,回去之后,在首里城外寻块风水宝地下葬,不声不响地办完这件事,可保他们兄弟二人出仕为官。

对于黄炳文的去留问题,大家都还有些疑虑,不过,就其被冯安抓获后的表现来看还算不错,起码没跟着净明一起闹腾,更没有回京复职的念头,他倒是愿意跟着马氏兄弟回琉球,希望将来帮助王公公干点事,因此,大家也没拦着他。

处理完了这一切,郭奕和许灵儿在冯安的陪同下前往福州,水师舰船横渡台湾海峡,遥望着成群结队的海鸟嘻嘻追逐,三人迎着海风站立船头各怀心事……

“冯安姐姐,你现在驻防台湾北港,请问你的家眷住在哪里?”许灵儿问道。

闻听此言,冯安顿时低下了头,郭奕赶忙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许灵儿,只见饱含着眼泪的冯安羞得满脸通红,却没有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