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金陵金梦 24、阴差阳错

这番话让汤诚犯起糊涂,连半句也没听明白,不过,发现这俩后生并无恶意,这才答道:“原来是这样。”

这俩后生觉得眼前的这位,怎么看也不像有钱的大掌柜,本还指望拿些赏钱,颇显有些失望。

“汤大官人,我们把月儿姑娘安全送来了,这大过年的,能不能给赏点……”

“俺不是汤大官人,是汤府的管家汤诚,把月儿姑娘交给我就行了,你们再敢多言,我把你们当成人贩子押进官府!”

老汤诚说着,抡起猪腿砸了过去,月儿见状赶忙劝解。

“多谢二位护送,你们可以回去给陈掌柜复命了,奴家一定会报答你们的恩德。”

两个后生只好把月儿留下,将陈元化的书信交给汤诚,这才悻悻地离开太仓黄渡港。

回家的途中,月儿讲述起她那“离奇”的经历……

原来,黄炳文把她抛弃在宁波,经过郎中的针灸治疗,没把吴襄治好,过了一个多时辰,反而把她给治好了。到了晚上,玄德真人做完法事,陈元化发现她已经神志清醒,就把她找来盘问,发现她一问三不知,弄得陈元化也没办法,为了结交汤景,就准备把她送回南京。

月儿考虑不敢再回汤府,就让陈元化把自己送到太仓,她相信汤诚等人一定会保护自己。

有了罗阿敏的替身,陈元化火着心要和玄德真人合作,要把张敏儿送给隆庆皇帝,以便给自己讨个一官半职,他实在不想继续和海盗打交道了,好在如今林风已死,远在琉球的新首领马五鞭长莫及,正好可以趁此机会交好汤景,将来无论是对官府、还是对海盗,都是一张很好的挡箭牌。

心中打定主意,陈元化已不再犹豫,给汤景写封书信,次日,就派这两个后生把月儿送来了。

汤诚扛着条大猪腿刚进院门,就听见屋里热闹非凡,好像有客人,便问道:“谁来了?”

汤景笑呵呵地答道:“老叔叔,辛苦了!”

主仆二人已经七年未见了,听见这曾经熟悉的声音,汤诚顿时泪流满面,把猪腿仍在一旁,一下子就瘫倒在地……

这时,刚进门的月儿像个鬼魂一般,突然冲上前来,一把就抱住了汤景……

汤景立刻吓得脸色煞白,大喊一声“有鬼”,便一头栽倒在地……

趁着海瑞来家暗访的机会,何氏把状纸递上去,因韩小玉的老家在沛县,属古彭城(徐州)地界,在宋元时期,划归济宁州,而彭城属归德府管辖,到了明初,彭城和沛县又划给直隶州,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改京师为南京,直隶州改称南直隶,如今沛县隶属凤阳府所辖,并不在应天巡抚的管辖之内。

但凭着海瑞的威望,有他为小玉伸冤,凤阳知府非常重视,由于案情并不复杂,很快就掌握了县令栽赃诬陷的事实,韩小玉的父母得以平反,但他们都已病逝在充军发配的途中。

得知消息后,韩小玉悲痛欲绝,甚至不知到何处寻找父母的遗骨,如今家也没了,为了答谢何氏夫人,决定留下来帮忙料理家务,尽心尽责,充当管家的角色,和大家相处十分融洽。

眼下快到年关了,何氏知道罗阿敏即将临产,虽然早已把月儿送回老家,但还是担心家里的丫鬟,怕有人暗中使坏。

这日清晨,何氏打发走两个女儿,就把韩小玉喊进东厢房,问道:“你有没有摸清楚,上次罗阿敏出事,到底是给下的药?”

买菜的、烧火的、还有煮汤的,一群丫头当中,也不好确定到底是谁,既不能大张旗鼓的审问,又不愿冤枉好人,韩小玉调查了很久,也没有定案,好在此后再也没有出事。

现在,听何氏问起这件事,她颇显难为情地答道:“夫人,说实话,我、我真的很笨,看来,不适合做管家……”

“呵呵,真是难为你了,我把你当作心腹之人,管家非你莫属!我也不瞒你,小玉,你知道,府里的老管家汤诚早就回来了,但却被派往太仓黄渡港,你可明白其中的缘故?”

有关汤家的轶事,韩小玉多少知道一些,但她从没有主动打听过,听何氏问起,便连忙摇头。

“夫人,不是不想帮你,奴婢确有为难之处,倘若我来当管家,一者奴婢太年轻,缺乏经验,难以服众,又无心机,不见得能把家管好;况且,婉兮和清扬姐妹对奴婢十分忌讳,个中缘故想必夫人很清楚,她俩在家中时刻提防着我,如今,奴婢已拜月空长老为师,希望学些武艺,行走江湖,将来帮着府上做好生意,以报答夫人的知遇之人。”

“小玉,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心思,倘若老管家汤诚等人回来,我、我真是再无颜面见人了……”

尽管韩小玉有意回避这个话题,何氏却不得不面对,便开始低声抽泣……

韩小玉很明白她的难处,安慰道:“请夫人不要伤心,老爷也不是糊涂人,出海经商,也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至于将来如何安排,奴婢一定会顾全大局。”

何氏颇显为难地讲道:“汤诚等人也不见得愿意回来见我,家中更不能没个管家,要是从外面请人,我也不放心,这可如何是好?”

韩小玉安慰道:“家中有朱公子和蓝氏姐妹在,不会有事的。”

到现在何氏还不知道,剩下的三十万两银子,被汤景运到了太仓黄渡港,误以为只有卖掉老宅的十万两银子,过起日子来,很精打细算。

要把生意干起来,十万两银子远远不够,为此,她曾偷偷找过庞尚鹏,希望来年春天,从兴记钱庄借一些货款,庞尚鹏答应得很痛快,但她却不敢让汤景知道。

自月空法师来南京,汤景已经彻底洗心革面,每次外出联络货源回来,总是对何氏说,自己如何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听得她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