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时辰后,中药煎好,阿依慕扶起胤祚,把药喂下,过了一个时辰,病情便好上许多。
王太医见方子对症,便也暂告离去,向康熙禀报了这个消息。
同时伤兵营的医官来报,喝下金鸡纳霜的兵卒,寒热病症已大去,显然此药极为对症。
康熙白天看胤祚耗费不少心神,此时寒热病复发,浑身发热,痛苦难当,听闻金鸡纳霜如此有效,便命王太医不必再试,直接呈上一碗。
喝完那漆黑药汤之后,康熙顿感身上轻便许多,待到第二天日出时,已基本恢复正常。
王太医给康熙把脉,发现寒热病已去了七七八八,当真是又惊又喜,当晚又让康熙服了一次药。
如此,五天之后,康熙寒热病已然痊愈,且营中将士寒热病也大多好转,康熙大喜,下令大赏两个传教士。
萨布素之前被查干赤那咬成重伤,本已性命垂危,好在吉人天相,半月之后转危为安。
萨布素痊愈之后,便由他率东路军,费扬古率西路军,分别回各自驻地了。
康熙率中路军继续南下京城,齐齐哈尔军随萨布素一同返回东北。
胤祚身受箭伤,失血过多,与葛尔丹对饮冰水,寒气入体,又吹风受了风寒,加上吃了几天半生不熟的羊肉,营养匮乏,又为了葛尔丹的事情殚精竭虑。
多个病因合在一起,让胤祚的病症分外凶险,以至于大军回程路上,他反而成了最重的伤员。
好在胤祚是皇子,王太医一天十二个时辰,几乎从不离开,缺哪种药物了,便派人快马回京城取。
胤祚虽然人在草原上,但受到的却是大清最顶尖的医疗,几次生死垂危之际,都被王太医硬拉了回来,五天后终于脱离险情,一个半月后便基本痊愈。
“什么?”康熙眉头紧皱,“此事究竟如何,你细细道来,如有半句虚言,朕,决不轻饶!”
康熙话毕,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压低呼吸,大帐中针落可闻。
大阿哥哭着道:“皇阿玛明鉴,儿臣从未对六弟出手,这定是有人诬陷!”他说完眼神便落在刘黑塔身上。
康熙问刘黑塔道:“这箭从何而来?”
刘黑塔面对胤祚心中有愧,故说话吞吞吐吐,面对皇上的追问便显得比刚刚从容许多,朗声回道:“回禀圣上,此箭确从六阿哥背上取下,当时末将已寻到葛尔丹,于戈壁上燃起狼烟报讯,一天之后,六阿哥与福晋双人一骑而来,当时臣还不觉有异,许久后才发现六阿哥身中一箭,急忙为六阿哥取箭包扎,处理完毕后,便将此箭随手置于马上,当时也未详看此箭,原来这一箭竟是大阿哥射出。”
说完,刘黑塔目光炯炯射在大阿哥脸上,镶黄旗和萨布素亲军对峙时,曾屡屡出言不逊,刘黑塔对此颇为恼怒,加上对胤祚心怀愧疚,便将“六阿哥命他留下此箭”,改成了“随手把箭放在马上”。
虽然是几字之差,但却洗刷了胤祚故意嫁祸大阿哥的嫌疑。
大阿哥指着刘黑塔骂道:“满口胡言!你主子是谁?为何要诬陷我?”
刘黑塔不避不闪,盯着大阿哥道:“此事亲军上下,数百人见证,殿下要传几个人上来吗?”
大阿哥冷笑道:“你存心诬蔑于我,找几个自己手下做证又有何难?况且戈壁滩上,我与六弟见过一面,他当时可……”
大阿哥说到此处,突然停住了,他想起胤祚伤在背后,而当天镶黄旗和萨布素亲军对峙时,他俩始终正面相对,故而不曾看见胤祚受伤。
再仔细一想,当天早些时候,他确见到一个身穿清军棉甲的人疾驰而过,谁会想到胤祚堂堂一个皇子,居然会在草原上单人而行?
当时他对胤祚恨意滔天,阿依慕身形娇小,被胤祚身子挡住,大阿哥还以为马上只有一人,认为这是萨布素亲军信使,便下令放箭,可惜那信使马快,离得又远,都未射到,便放他去了。
现在想来,他的弓比一般清弓力大,用的箭又是雕翎,箭程比别人远得多,射中了也未可知。
当时他满脑子都是葛尔丹的人头,对那一箭中与不中全未放在心上,现在看来当真是犯了弥天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