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

秦帝子婴 素裳心影 2320 字 9个月前

这个镇国王,难道还有什么事。

只见子婴不紧不慢的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了立在大殿之下宦官。

“今我大秦初定四方,然诸国文字多有不同,车轨不一道路矣宽窄有异,粜籴粮草标准更是不一,臣苦思冥想有四议望陛下踱之。”子婴恭恭敬敬的说道。

子婴所提的便是史上的书同文、车同轨以及统一度量衡,这些不同在秦国统一初期造成了许多麻烦,如今刚刚一统,咸阳君臣还没有注意到这一方面。

史上在统一后的一两年里发现这些不便之后,便一一统一了起来,如今子婴以穿越者的身份过来,自然不会等到这些问题造成困扰之后再一一改正,便一次提了出来。

之所以说是四议,便是子婴在这三条之外,还添加了一条另外的一意见。

在呈奏始皇的奏疏之中,便详细阐述了下自己的建议,而殿上的重臣在听到子婴方才的话语之后,也明白了子婴的意见是什么。

能够坐到高位的都不是愚钝之人,始皇帝更是雄才大略之主,之所以还没有意识到这几点的重要性,只不过是因为天下方方一统,需要他们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而这几方面的弊病暂时还没有体现出来,故而没有注意到。

如今子婴一提,殿上从上到下立时便明白了子婴这几条建议的重要性。

文字不一传递文书到底用哪一种,之前车轨不一导致各国的道路宽窄也不一样,自然日积月累的压出的硬质车辙宽窄也不一样,走起来自然不方便;至于度量单位不一,就更麻烦了,到时候按照哪一标准收税。

如果不提前解决,到时候这都是麻烦。

一殿大臣都还没有想到的事情,被一个还不足二十岁的少年首先提出,实在是有些汗颜,但也可以看得出来镇国王绝不是浪得虚名,是真的有真材实料。

“镇国王所提前三议甚是高远,着令有司立即设定标准推行天下,第四议‘废氏立姓’是何缘由。”始皇有些疑惑的问道。

直到这会朝臣才知道,子婴的提议里有一条‘废氏立姓’。

“天下纷扰数百年,皆因诸侯并立也,有赖列祖护佑,今方平定天下,复立诸国,乃是树兵也,以此求宁,何异于南辕北辙,廷尉所议甚是。???????.?”始皇点点徐徐说道:“长安君深明大义主动献土,且战功显赫,着令敕封长安君子婴为镇国王,允之开府,年奉倍诸公子,饶阳封地改为饶阳县。

如果说子婴的请求只不过是让群臣不可思议的话,赵政的话更是让一殿人呆若木鸡。

先是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不会敕封诸位公子为王,去牧守四方,而后话锋一转竟然晋升子婴为王,在诸位公子都不可能封王的前提下,子婴的这个长安王岂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唯有的一个王爷。

不过说起来,哪怕封子婴为王,赵政还是觉得亏欠他许多,长安君的封号可以说是继承自成。

然而子婴的功绩虽然有些别人不知道,然而他赵政确是清清楚楚。

先是设计阻止了齐赵结盟,而后救下王翦,攻破李牧大军;

紧接着破坏燕代齐楚四国联盟,并在荆轲刺秦时提前示警;

火烧蓟城打残燕国;

水淹大梁平定魏国;

谋划而灭楚,只身定东越。

一件件数来偌大的天下竟然有一多半的土地有着子婴的谋划,每一件都足以封侯拜相。

而且自己的弟弟,子婴的父亲成在当年吕不韦的滔天权势之下依然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最后为了自己这才被迫出走赵国,客死异乡。

自己没有为子婴做什么,然而他们却父子相继为自己为大秦付出了太多,归根结底是自己欠他们父子的。

封子婴为王,不过是一点弥补罢了。

然而子婴听完却是心理没有多大的波动,“镇国王”不过是听上去稍微好听一点罢了,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自己已经把仅有的一块封地交了出去,所以这个王爷并不像后世的王爷一样有着广大的封地和庞大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