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易水送别

秦帝子婴 素裳心影 2446 字 9个月前

方饮一杯,忽然间听到远方传来一阵阵的凄凉悲壮的的筑声。一声比一声高亢,伴着呼啸的风声,仿佛直接击打在了人的灵魂。

远远望去,一名玉树临风的公子,正一手持筑一手击打着,穿过上一季的枯枝败叶,缓缓而来,此人正是高渐离是也。

太子丹方要有所动作,荆轲一手放到太子丹肩上说道:“此吾二弟,此番应是来送我二人上路!”

太子丹知道了三人的关系,待得高渐离临近自然是派人将高渐离请上席来。

酒宴过后,到了启程的时刻。

“大兄、四弟,此番我等兄弟恐怕永无再见之日,今日我便击筑一曲,为之壮行!”高渐离说罢,一曲筑声便随之传入众人耳畔。

方一开始,其声凄凄惨惨戚戚,甚是哀惨。在一瞬间仿佛变勾起了所有人的伤心之事,再一联想子婴和荆轲二人必然的结局,无不暗自垂泪。

陡然间,筑音一转,变得慷慨激昂起来,其声雄壮异常。仿如进击之曲一般,令人听之仿佛顿间时有了无穷的力量。

再一联想到燕国的境遇,秦军的咄咄逼人,一时间众人无不目呲欲裂,怒发冲冠!

荆轲此时也被这一场景所感染,伴着高渐离的筑音慷慨高歌起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唯有子婴此时看着这一群慷慨悲歌之士略带伤感,好在众人情绪激荡之下,也无人发现子婴的异常。

“也许有一天,我终究会变成我所厌恶的人。兴许后世自己也会背上陷害兄长的骂名吧。”看着这一幕场景子婴突然间有些难受。

这时,有一旁的侍从端过两爵美酒,太子丹走到子婴和荆轲的面前,突然间跪了下来。

将美酒奉给了子婴和荆轲二人。

二分端起美酒一饮而尽。

然后,荆轲突然抓起子婴的手臂,腾跃上车,疾驰而去。

欢迎你!

“我二人欲行之事,想必樊将军早就知晓,先前我等已禀报太子殿下,欲以督亢之地详图为诱饵,借以接近秦王,成刺秦之事。

然而单单靠督亢详图,恐怕很难取得秦王的信任,得以接近秦王,故而此番前来欲向将军借一样东西!”荆轲正色言道。

“只要能可以成事,两位先生但说无妨!”樊於期听罢荆轲的言辞,猛地一转头,爬满血丝的眼球死死地盯着荆轲说道:“哪怕是我这条性命也在所不惜!”

荆轲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揖道:“荆轲所借的正是将军的头颅。”

“秦王以授千金,封万户来悬赏将军头颅,可以见得秦王赵政对将军的恨意之深,若得将军首级献与秦王,赵政大喜之下必然会接见我等二人。

便可乘机行此大事,如此将军之仇亦可雪恨,燕国之忧也可解除!”子婴在一旁补充道,说完同荆轲一样亦是向着樊於期行一大礼。

樊於期听完二人的叙述,也是一愣。紧接着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眼光突然变得犀利了起来:“想我桓齮多年来隐姓埋名藏匿于此,一想到自己无辜惨死的父母妻儿,恨不得能够同他们共赴黄泉。

可是我一死,这阖家的血海深仇更是无法雪恨,两位先生都能不顾生死行此之举,我桓齮又何惜这颗头颅!”

话音刚落,便取下悬挂在一旁的利剑,伏剑而亡。

一代名将就此落幕,此情此境不管是子婴还是荆轲都是唏嘘不已。

荆轲于是派人飞报太子丹:“已得樊将军首级!”

不多时,太子丹便乘一素车,赶了过来。

一进门便飞扑到樊於期的尸首之上,放声恸哭,良久乃止。

“荆轲擅作主张,还请太子责罚!”见太子丹止住了哭声,荆轲上前请罪道。

子婴自然也同荆轲一道:“还请太子降罪!”

“此事错不在二位先生,错只在丹无能为樊将军报此深仇,才致使将军行此下策!”太子丹以手掩面,趁机擦干净眼角的泪迹说道:“然将军已逝,望两位先生莫负将军厚望!”

“此番必取赵政首级!”荆轲望着太子丹郑重言到。

子婴此刻却没有附和,只是向着樊於期的尸首,恭敬地再拜了三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