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师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做老师的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更加高兴的呢?
大概是没有了,除了发工资之外,就是这个了。
苏家的布厂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谢春玲果然是一个金字招牌,她虽然保不住家里的棉布厂,但是她是一个合格的管理员。
看在她或是她爸的面子上很多老员工都回来工作了。这个年头工厂的工作还是比较吃香的。特别是除了织布之外还可以学做衣服,这是学手艺的好机会。
周丽萍做衣服的手艺不怕别人学去,因为就算别人学会了做衣服,也不可能学走她脑子里的新款式。
而且县城会做衣服的人真的很多,但是苏家裁衣铺还是闯出了一条血路,除了周丽萍的手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她的人品。
有些人做的衣服虽然质量好,但是被利益蒙蔽双眼之后他们就喜欢以次充好,喜欢偷工减料。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成本,很大程度的增加收入。
人性都是贪婪的。
所以周丽萍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裁衣手艺当回事。当然,如果免费学了就走了,或是自立门户,或是跑到别家去了,就是苏家的损失。
苏家也立了一个规矩,可以教你们做衣服,但是学会出师以后必须要在苏家做满三年。
三年之内不能离开。
也可以是五年,或是十年。熟练工人的重要性没人比谢春玲更加清楚。
苏家上下十分重视,所以就制定出了这样的一个规定,并且会签合同。签了合同就有法律效应,如果学成之后擅自离开可以追究法律责任。
每一个人对这件事情都十分郑重。
可是苏家制衣厂还是遇到了一个麻烦,因为当初盯着谢春玲家厂的那个人听说谢家的厂已经卖出去了,被气个半死。
那个人当初就是想用很少的钱,把谢家的厂买到手。他是一个有眼光有手段的商人,谢家的那些机器,还有谢老爷子当初把生意做的有多大,布匹的质量有多好,他都十分清楚。
就是故意欺负谢春玲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