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还是张恒第一次见到江充。
江充的样子,跟传说中一样,当真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看上去就好似一个谦谦君子。
“难怪连当初刘彻见了他之后,都要赞叹他的容貌伟岸”张恒心中想着,眼睛却一刻都不停的观察着江充,等着他说话。
“张孝廉,此地非是问话之所,孝廉还是与本官回一趟执金吾衙门……孝廉觉得如何?”江充春风满面,但话中却是暗藏杀机,说着,就对左右吩咐道:“还不快孝廉随本官回衙门?”
“必要好生照顾,不得有任何懈怠,明白吗?”江充大声的吩咐着,仿佛张恒是他的子侄一般。
“诺”
“我等必宗公之命”两个身穿着四百石官员袍服的男子就立刻出列,然后走到张恒身边,非常热情的道:“张孝廉,请”态度要有多谦卑,就有多谦卑。
“呵呵……”张恒轻轻推开那两人的手,满脸微笑,道:“真是抱歉,执金吾,请恕在下俗事缠身不能去衙门,若执金吾有什么问题,还是在这里问好了……”
张恒心中非常清楚,执金吾衙门是什么地方,那是北军的司令部,指挥中心,同时还有着长安城的一个大监狱,专门关押重犯。
进了执金吾衙门,张恒就没办法洗清自己了。
别人可不管什么,他们只会说,你要不心虚,为何会跟着去执金吾衙门呢?
更何况,张恒才不相信,江充不会没有在执金吾衙门给自己准备了什么套餐。
那个套餐实在太丰盛,张恒觉得,自己是吃不了的,有撑死的危险,所以,怎么也不会去的。
“张孝廉”江充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冰冷起来,目光如灼,威严的斥道:“本官乃是执金吾,有权力请你去执金吾衙门问话你敢抗拒汉律吗?”
“抗拒汉律?在下向来奉公守法,江公此话从何谈起呢?”张恒小心的避开对方话中的语言陷阱,笑着道:“在下不过是有俗事在身,暂不能去执金吾衙门而已,这样吧,过两天,过两天在下一定去执金吾衙门,听侯执金吾的询问,如何?”
过两天,就不是张恒一个人去了,到时候,不把霍光、张安世一起拉过去听证,张恒才不会去呢
“孝廉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江充冷冷的道:“莫非孝廉以为本官就没有雷霆手段?”
“岂敢”张恒揖首道:“执金吾自有雷霆手段,然在下未犯国法,执金吾若对在下……那岂非是徒留人笑柄?”
“你”江充脸色铁青,自从当上了这个执金吾之后,这还尚是他首次在一个人面前吃瘪,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小小的孝廉,这让他感觉面子上完全过不去。
若不能将张恒带回去,江充觉得,自己在执金吾衙门的威信就要扫地了。
正要喝令卫士,绑缚张恒。
却听张恒道:“执金吾,在下身为孝廉,蒙陛下不弃,封左庶长,执金吾若欲对在下动武,在下固不敢抗执金吾之威,然,在下乃是读书人,身死事小,颜面事大,若执金吾执意为之,那么……”
张恒转身对高老七道:“老七,若如此,你便持我印信,去长安扣阙,请天子裁定”
-0-0-0-
第一更,今天继续通宵-0-求订阅支持呼呼v
秋日的早晨,浓雾弥漫。
靴子踩在枯草上面,很快靴子脚面上就全是湿漉漉的水珠儿。
提着篮子里的肉食,张恒来到山坡上的树洞前,吹了下口哨。树洞口的杂草被一只小小的爪子扒开,两个小小身影,从树洞里出来。
“阿黄”
“阿综”
张恒放下篮子,亲切的喊着他给这两只小黄鼠狼取的名字:“快吃吧”
两只小家伙现在跟张恒已经非常熟了,看到张恒将篮子放在地上,这两只小家伙就蹦蹦跳跳的跑过来,将脑袋趴到篮子里,大口大口的嚼食着篮子里的肉食。
张恒蹲下身子,摸了摸那只棕色的雌性黄鼠狼的背部,毛茸茸的毛发,摸上前很舒服,这只小家伙任由张恒抚摸着自己的身子,抬起头,还亲昵的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张恒的手。
张恒摸了摸它的小脑袋,然后仔细查看了一下它腿上的伤。
经过这些天的休养和恢复,由于天气比较冷,加上营养充足,它的伤,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好了。
喂完这一次,张恒以后都不会再来喂了。
野生动物,有野生动物的尊严,人类,可以帮助,但不能改变它们的生活。
“再会了”张恒喂完这两只小家伙,跟它们玩了一会之后,张恒就提着篮子,跟它们挥手道别。
回到家中,张家里就已经热闹了起来了。
来自十里八乡的匠人们和本村的帮工,都在高老七的指挥下,忙碌的开始工作。
新宅院的大体轮廓渐渐有了些模糊的形态。
张家里的许多老人,都看着这座已经有些雏形的新宅院,啧啧称奇。
“六进的大宅子啊,县尊的县衙,也不过如此……”一个老人惊讶的说道,其余人纷纷点头应是。
“那是,县尊能跟二郎比吗?堂堂左庶长呀,那要是在前朝,那就是大将军”另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道:“当年武安侯白公就做过左庶长”
或许对于关东诸地的百姓而言,白起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但是,对于关中人来说,白起却是他们永远的骄傲。
白起在关中民间至今有祠,香火供奉不息。
所以,白起的故事,在民间是广为流传的。
张恒听了这些老人们的议论,也就是笑笑而已。现在的左庶长,可不是当初秦代中期的左庶长,在白起那个时代,左庶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车骑将军这一级别,放在后世,就是上将军衔了。
可是,现在,左庶长却不过是一个贵族爵位,无兵无权,顶多比其他人多些特权,能住大宅院,拥有更高的土地上限八了。
但要跟秦代的左庶长相比,却是远远不及。
“壬寅”张恒在心中算了一下日子,不知不觉,竟是九月二十四了,按照此时的说法,应该是甲戊月壬寅日,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