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十几公里的水渠,工程浩大,抛开人力不说,资金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陈致富片刻间已经想过了好几遍,他觉得应该支持张一凡的想法。如果事成了,他做为镇书记,同样功不可没。只是如何将资金的问题推到张一凡身上,自己坐享其成才是上策。
“好!想法不错。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陈致富的表情很丰富,应该说是有些激动,令张一凡丝毫没有去怀疑他,刚才在瞬间已经千转百回了。
“只是这项工程巨大,没有上百万资金恐怕动不了。再说,济州那边也未必同意?”陈致富脸有难色。
柳水镇财政亏空,根本就不能指望,上头拨款,陈致富自知没这么大本事。也许张一凡以前秘财政局会不会卖帐。
张一凡既然来到这里,心中早有定论,“资金的事我去想办法,只是人力方面恐怕还得您亲自出马。如果真的动工,你要做好动员工作。参加修渠的人一律没有工钱,但可以从提留上扣。”
连工钱怎么解决的事都想好了,看来张一凡早就做足了工夫。陈致富越不敢小瞧这个年轻的代镇长。如果自己和他配合得好了,说不定还能拉自己一把,回到县城估计不是难事。
主意打定,陈致富爽快地道:“既然张镇考虑得如此周密,我哪敢拖后腿。村民的动员工作由我去做。”
两人在山坡上拍板,陈致富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在柳水镇做了两届书记,从来没有如此痛快过。从山坡上下来,张一凡又问道:“不是听说柳水镇有家煤矿,现在怎么封停了?”
说起南溪煤矿,陈致富唯有一阵苦笑,“以前行情好的时候,南溪煤矿就是柳水镇重要的经济来源,柳水镇的现状,也与南溪煤矿倒闭有很大关系。三年前煤矿出了事,死了十几个工人,这煤矿也就彻底关闭了。”
“哦!”张一凡若有所思,慢慢地,两人就走到了山坡下面,司机小刘紧跟其后,小心翼翼地侍候两位领导。
陈致富接着道:“其实柳水镇资源还是有的,只是缺少启动资金,主要是地方偏僻,引进外资有一定的难度。”
正说着,前面的村子传来一阵吵闹与哭喊,闹得很厉害。
“去看看!”张一凡皱皱眉头,指着那边道。
(ps:好没脸见人啊,今天是第二天了,居然就这么个点击和票票。撞墙去了。呐喊一声,有人在吗?赏个票票吧!还有收藏!)
第二天是张一凡到柳水镇正式上任的日子,八点半钟开了一个碰头会,各个办公室的干部基本到齐,张一凡逐步了解了各部门的一些情况。
大伙看到新来的镇长如此年轻,当初便有些轻视,柳水镇的烂摊子,凭他一个黄毛小子就管得过来?这些人夹杂着失望与观望的心态,有人已经暗自摇头,看来柳水镇永远都翻不了身了。
只是会议开完,听完各部门汇报的情况,张一凡表现出来的冷静,严肃,不愠不火,又让一些人改变了看法。到底当过县长秘书,光这份沉着与气势,已经让在坐的干部们汗颜。
这只是一场常规的见面会,张一凡对昨天的所见所闻只字未提。镇书记陈致富一直在琢磨着他的心思,只是想了半天也没弄明白。
不管是谁碰到象昨天这样的事情,都不可能绝口不提,张一凡偏偏做到了。年纪轻轻便这么深的城府,难怪深得林县长宠爱,张一凡越是不说,陈致富就越觉得柳水镇将有一场暴风骤雨。
``由于张一凡的特殊身份,陈致富这个镇书记也要忌惮三分。开完这个会后,他左思右想,自己来到柳水镇有些年头了,一直无所作为,是不是该借张一凡初来之势,将这把火好好的烧一烧?
自己毕竟刚过四十,争取在退休之前再升一级,当上县一级领导还是大有可能。
有了这种心思,陈致富对张一凡就格外亲切。
来到柳水镇一个星期,张一凡都只是接待和处理一些正常的工作,镇政府在编人员少,镇长和书记连个秘书都没有。每个科室顶多不过四人,一般的都在两人左右。
最令张一凡郁闷的是,由于镇里财政困难,连陈致富都没有配车。整个镇政府只有一辆很旧的吉普,陈致富也懒得坐,就扔在那里给下乡的干部提供方便。
然而,整整一个月过去了,柳水镇迎来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干旱时期,整整两个月无风无雨。张一凡也并没什么动静,每天只是做些日常工作,进进出出的,偶尔出去找访一下群众,这让陈致富有些摸不着头脑。
派出所的杨志成提心吊胆地过了几天,见风平浪静,又恢复了往日骄惯的气息。
到底是个毛头小子,成不了什么气候,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看他也烧不出个屁来。柳水镇还是老子的天下!
这天张一凡来到书记办公室,提出到要到乡下看看。陈致富笑呵呵地回答,“好!既然张镇想去下乡走走,我就陪你去走一圈。”
陈致富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琢磨张一凡此行的用意。张一凡来到这里近一个月,没有出自己的声音,难道他这是在找突破口?
两人来到政府大院停着的那辆破吉普车旁,司机小刘匆匆赶来,“两位领导要去哪里?”
“河东村。”河东村是柳水河的源头,路很难走,张一凡怎么突然提出去那种地方?陈致富挥了挥手,“就按张镇的意思办,我们去河东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