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被迫后撤

头戴厚厚的德式钢盔,还背负着总重有10到10斤的枪械装备,在筋疲力竭的状况下,唐城有些后悔自己刚才没死在村口。唐城从小就被罗伯特带着跑步,还教导他要一边跑一边构想自己的未来,那时候的脚步从未像今天这般沉重。潜藏在身体里的最后一分力量仿佛也被耗光了,肺部和喉咙火辣辣的难受,腹部更是因为受到持续的挤压而闷闷地发疼,腿部的酸胀就更不用说了,战壕里的唐城累的连小手指都不想动。

回头见老东北他们都放慢脚步停了下来,唐城勉强扶着战壕,无法遏制地干呕起来。经过那么一两分钟的大脑空白,唐城终于又恢复了意识,看看周围的人,莫不是劫后余生的虚弱。有些人还能拎着武器,有些人干脆在战壕“躺尸”。干呕只吐出了一点苦水,疲乏的身躯难以支撑剧烈的动作,唐城只能单膝点地、一只手拄着枪,脑袋和肩膀斜靠着土壁上闭目养神。

村子里的枪声和爆炸声从渐弱到销声匿迹,看样子日军已经结束战斗正在清理战场了。稍稍恢复些体力的唐城蹲伏在简陋的战壕里抬头前望,日军那土黄色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村子的边缘,而那些被唐城逼着狂奔的百姓们已经全数撤进了林子里,只是不知道他们中有多少能在日军的追击中继续活下来。

唐城下令顺着战壕向向左翼移动,一是为了离着山林近一些,二是为了在那些百姓还没有撤进山林的时候,主动暴露自己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那些百姓现在都已经撤进山林,唐城需要考虑的是自己和老东北他们这些机枪手的安全,看那些出现在村子边缘的日本兵还没有冲击山林的意思,唐城把一直悬着心放了下来。

通过手中的望远镜,唐城大致估算着这伙日军的数量,如果不出意外,趁夜进攻村子的日军至少应该是一个中队,或许比一个中队还要多的兵力。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有180至240名士兵,而唐城的二连只有不过几十个能拿枪战斗的士兵,能在村口抵挡日军超过半个小时的进攻,唐城就已经在心里烧高香了,他可没有狂妄到想着击溃这伙日军。

“走,快走,小鬼子要了。”唐城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出现在村子边缘的日本显然没打算冲击山林,可他们却搬来了迫击炮。端着望远镜的唐城这才明白日军不是不想冲击山林,而是他们在疑心这道简陋的战壕里藏着,他们马上就要使用迫击炮轰击战壕了,躲在战壕里的他们下一刻将会成为日军炮击的对象。

“轰”日军打来的一发迫击炮弹在离着唐城几米远的地方爆开,正大声呼喊着的唐城被爆炸的气ng狠狠的撞翻在地,狼狈的捡起掉落在地上的驳壳枪,唐城下意识的向自己周围看去。爆炸后的烟雾正快速的弥散开来,唐城的视线只能看清自己身侧几米远的范围,那些同样狼狈的二连士兵们让唐城心里好受了一些。

“狗日的苏大同就是个娘们,村子里还有老百姓没有撤出去。”刘石头带来的消息让唐城如坠冰窟。二连拼死在村口挡住日军半个多小时的进攻,苏大同他们居然还没有把村子里的老百姓撤出去,真是不知道他这个连长是怎么当上的。“我说不让那些老百姓带行李,可苏大同就是不听,要不是那些老百姓都是大包小包的带着行李,这会早就全都出村进山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要不然咱们的人就全都要折在这里了。”一脸血污的牛老桂也拖着步枪跑了过来,跟着他撤回来的二连士兵可是比冲出去的时候少了很多。“他苏大同是30军的人,他能赔得起,可咱们二连赔不起,人打完了,谁给咱们补充兵源?”见唐城沉默不语,牛老桂瞪大了眼睛喊叫道。

唐城下意识的抬头向周围的二连士兵们看去,每个人的脸上和身上都满是血迹,更有几个身上带伤的都快直不起腰来了。牛老桂的话似乎说的也没错,二连在30军只不过是客军,自己在湾子又得罪了宋希濂,如果二连真的在这里拼光了,绝对不会有人给二连补充兵源,那二连可不就真的要被撤销番号了吗。

“走,撤出村子。”没时间多想,唐城把驳壳枪往腰带上一插,捡起地上的一支毛瑟步枪,就顺着村子里的窄道向苏大同他们控制的村子后面跑去。在牛老桂的招呼和驱赶下,二连的士兵搀扶那些受伤的袍泽跟着向村子后面撤离。刚开始的时候,老东北他们跑一段距离就会回身打上一梭子,往后一些则由那些担当后卫的花机关枪手提供掩护。

唐城低着头、躬着腰,紧紧跟在刘石头向村子后面跑,偶然间回头,只能依稀看到几个手持花机关的士兵背靠着墙壁正在开火。苏大同他们容留百姓的这个村子依山而建,在苏大同所属步兵团撤离村子之前,闲来无事的30军士兵在村子后面靠近山林的地方掘挖了简陋的战壕,而此时那道简陋的战壕里正挤满了拖家带口带着大包小包的百姓。

“快走,快走,日军打进村子里了,我的人太少了,根本挡不住他们。”离着那道战壕还有十几米远,唐城扯着苏大同手下的一个排长厉声叫喊着。牛老桂带着二连的人呼呼啦啦的跑过苏大同留下断后的士兵,这些原本就心急如焚的家伙顿时慌了手脚,随即跟着二连的人潮水般奔向村子后面的战壕。

依托山丘而建的战壕简陋到只有1米5深浅,被唐城他们看做生路的山林距离战壕还有百多米远,只有翻出战壕越过这百米距离进入山林,他们才有活命的机会。此时这里却满是被强令撤出村子的百姓,哭喊的孩童、无助的老人和女人、背着大包小包的男人、还有遗落在地上的鞋子和包袱,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受到战争失利的苍凉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