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当将谷子晒干放入粮仓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只需要定好时间,送到供销社旁边那地方就成,会有收粮食的人在那里等着,各个生产大队去抽签,每个生产大队时间不同,然后各个生产小队再自行商量时间。
等上交完公粮,就是热闹又欢喜的分发粮食时间了。
分粮食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石坝子上等着,天气再热也不影响人们脸上的笑容,那可是一年以来最大的劳动积累,家家户户都盼着分粮食。
孟依依也忙,在一旁算着每个人的工分多少,再换成粮食比例,再说了,粮食还不能分完,得留一部分在粮仓里,防止出现特殊情况,比如第二年旱灾或者水灾的时候,就会将这部分粮食给取出来用。
要按照孟依依的算法,这些口粮家家户户都不够,难怪大家只能喝点稀饭,吃顿干饭都是奢侈。
她想到做任务穿越到中学时代时,那些中学生吃完饭,和守在食堂门口的老师们斗智斗勇,千方百计的要将吃不完的米饭和菜倒掉,这对比起来,让人无限感慨。
孟依依撇撇嘴角,有什么好感慨的,人家不到掉,也没法子让这些只能吃稀饭的人获得实惠呀!
她继续干活。
一旁盯着称称的孟有粮不时瞧着孟依依,在心里点了点头,这快要结婚的人了,做事果然稳重多了,不像过去那般嫌弃天热会晒黑之类,知道老老实实干完她自己的活。
孟有粮不觉又将目光盯向在人群里排队的苏清逸,他总觉得女儿有这般变化,都是苏清逸的功劳,只希望这两人能够好好过日子。
知青们一边排队一边看书,这排队取粮食,也能耽搁很久的功夫,前面的人总在那里闹腾,把那称看得很紧,称粮食的秤杆不能“下”,“平”了也不高兴,得一直向上“旺”才满意。
于是家家户户都得“旺”,在这一点上,孟有粮很满足大家的需求。
刘刚轻轻推了推苏清逸:“你岳父在看你。”
苏清逸拧了下眉,看向孟有粮的方向,孟有粮对他点点头。
其实知青们不大满意,找过孟有粮,希望能提前把粮食领了,别浪费时间排队,被孟有粮给拒绝了。
要特殊待遇可以,等大家把粮食领了,大家再来领,但知青们又不肯,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来排队。
很快就轮到苏清逸了。
孟依依对比了一下知青们做的工分,发现苏清逸获得的工分在知青们中算最多的那一批人。
长得好就够了,偏偏还那么努力!
她正常算苏清逸的工分,并没有和他有时间说话,实在是太忙了。她倒是可以利用一下自己的身份,让苏清逸回家看书去,他的那份粮食直接给他送去,但真要这么做的话,别人如何看待他?好处没有得到什么,反倒是惹人闲话。
村民们获得了粮食,很多当天就直接用石槽碾米,接上家里的口粮,这是真正的等米下锅,一时间家里有石槽木槽的人家就幸福了,没有的只好到别人家去借用。
孟家的石槽是被借用最多的,因为这石槽大,能碾更多的粮食,速度也快。
做完一天的活计,孟依依又偷偷的往周家那边去了。
孟依依自以为自己做事隐秘,孟大伟和孟小伟彼此对视了一眼,都不由得笑了起来,然后让孟志书接上,继续分粮食,哪怕是到了晚上,也得把粮食给分完,否则没有分到的人家心里不踏实。
孟依依去找苏清逸的时候,他正在灶前借着灯光和火光看书,他烧的好柴,看一会儿书,再往灶里丢点柴火进去就成。
那小米熬煮的香气,萦绕在略暗的厨房里,给那灶前安静的男子笼罩着一层说不出的魅力,简单朴实到极致的场景,却因为那个人,周围的一切全沦为背景,仿佛只是照片里无关紧要的东西,只为了表现出他的沉静踏实与内里的波澜壮阔。
孟依依站在厨房门口,竟不忍心打扰。
苏清逸收起书,向厨房门口看过来。
孟依依表情有点讪讪,她忘记敲门,也忘记喊他了。
“我……是想来问你,米用完没有,可以去我家碾米,我家的石槽可大了,能一次性碾很多米。”孟依依用手比划着。
“家里有石槽。”
“啊?哦!”
“还有米。”苏清逸说完这三个字,表情有点说不出的忧伤。
孟依依在这一刻走了过去,然后蹲在苏清逸的面前,苏清逸原本坐在十分矮的木凳前烧火,她这般动作,再次让他与她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
“你别难过。”孟依依似乎想伸手去拉他,手伸到一半,缩了回来。
苏清逸淡淡的眸子看向她,似乎不解她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你真心对待周叔周婶,所以他们也真心待你。”孟依依讪讪的笑了下,“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安慰人的话,节哀顺变这话说得容易,可对当事人来说太难了。但我想,既然周叔周婶他们真心对你,一定是希望你好好过日子,越过越好。”
苏清逸凝视了孟依依好半天:“为什么这么说?”
“家里的米不是周叔他们留给你的吗?”
苏清逸身体微微一顿,似乎才反应过来,灶里的柴火已经燃尽,动作有些快的加了柴进去,火光再次燃起来,照得他的脸和身前一片亮堂,他说:“是。”
但他只是随意的一句话而已,为什么她就能够了解整个过程一般?
家里的井和柴火还有那个石槽都是他帮忙做完,真心换真心么!
所以在周进财夫妇离开时,很多东西都没有带走,悄悄留给了他,让他能把日子过得轻松一点。
“你和周叔他们怎么会……”孟依依打量他的神色,“你不想说就算了。”
“没什么特别的故事。”
就是苏清逸进山挖治咳嗽的药草时,碰到了周婶,周婶见他衣服有破损,十分感慨,说他来双溪村受苦了,衣服破了都没人缝缝补补,生病了还得自己问老人挖什么药草自己去熬,要是在家的话,父母一定心疼然后帮着把这些事给干了。
周婶主动帮他将衣服给补了,说他一个人在外很不容易。
一切都是从小事开始,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感情慢慢的就处出来了。
“苏清逸,以后我给你缝衣服,我缝得可好了。”孟依依下意识的开口。
苏清逸扯了下嘴角,倒是没有说什么,她的衣服都是她的嫂嫂们做的吧?
苏清逸用火钳在灶里面掏了掏,夹出一个番苕,放到她面前。
孟依依指了指自己——给我的?
苏清逸点头。
番苕很小,吃了也不会影响她吃晚饭,这番苕烧得恰到好处,外皮皱起来,轻轻一撕开,还能将里层皮留着,这里层皮才最香,比番苕肉都好吃。
孟依依满足的眯起了眼睛:“真好吃。”
孟家人口多,虽然也会烧番苕,都不能烧太多,会影响正常烧火的,一般都是蒸啊煮的。
“你晚上吃什么啊?”孟依依看向苏清逸。
“都可以。”
孟依依吃着手里的番苕:“灶里还有番苕吗?”
“有。”
孟依依这才心安理得的大口吃着番苕:“苏清逸,你一个人住这里,会不会觉得孤独?一个人的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苏清逸沉默了。
所有人都觉得他拿到了好处,好像第一次听人问他一个人会不会孤独。
他看向孟依依的眼神有了些许变化。
孟依依却在这一刻,脸色微微泛红,立即站起来,动作太快,她差点给倒了,身体踉跄了一下,靠在灶台上。
“我……我……”
孟依依咬咬唇,有点说不出口。
她就是单纯的问句,没有别的意思,可那话延伸来的话,感觉跟她恨嫁差不多,他一个人孤独不,然后她去陪他,他就不孤单了呀!
孟依依简直想要捂脸。
苏清逸眼里本来有少许疑惑,这会儿带了笑意,似乎也反应过来了:“灶里还有一个番苕。”
“啊?”
“你继续待这里,我的口粮就真没了。”
孟依依瞪他一眼:“小气鬼。”
她说完后,自己快步小跑走了。
苏清逸瞧着她离开的背影,不觉失笑。
灶里火光依旧,锅里的水已然沸腾,他拿起大大的木锅盖,一阵水蒸气向上扑来,锅的上面萦绕着一层白色水雾,好一会儿才能看清楚锅里的景象,水冒泡翻滚的声响和柴火燃烧的声音如此清晰可闻。
好像的确没有可以说话的人。
——————————
收获稻谷只是一年最重要的事,并非收获完稻谷就没有别的事了。
接下来就是收菜籽,这东西双溪村这边种植不多,也就是上面要收才会种植,否则一般不怎么种植。倒不是它不重要,只是种菜籽需要专门的土地种植,这在大家看来,很浪费土地。
菜籽油很香,但因为土地问题,大家真要用油的话,会选择大豆油。
因为黄豆的种植,比菜籽种得多得多。
在这里,一块地一年四季几乎停不下来,比如种玉米的地里,玉米之间有距离,这中间,就会种上黄豆,在土里面还得种上番苕,把一块地利用到极致,所以像菜籽和麦子这种需要单独土地的,就显得浪费了,麦子还可以当粮食,菜籽只能打菜油,对比起来,当然还是麦子重要一点。
因此菜籽很少,几乎上交后就不剩下什么了,人人头肯定不行,剩下了的菜籽直接卖了,作为生产队里的资金。
菜籽收拾妥当以后,就是整个双溪村里的大工程了,挖番苕,得将土里面的番苕全给挖回来。
每块玉米地里都种了番苕,那数量之大,就可以想象了。番苕挖回来以后,每家每户分一部分后,又得开始忙碌。
村里会留下一大半的番苕,一部分留作养猪来用,一部分就得加工了。
得将番苕洗干净,然后用菜刀切小,磨成浆,用过滤帕过滤,过滤的渣会用来喂猪,多的直接晒干了以后煮来喂猪,过滤的液体,则放置沉淀,将上面的清水倒掉,留下下面的固体,等将固体晒干后,就成为了番苕粉。
整个过程,和磨豆腐有点像。
每年获得的番苕粉,拿去卖掉以后,就是整个生产队买农具的收入,那台脱粒机就是用这样积累当然钱买的。
这番苕粉可是一种美食,一丁点番苕粉,就可以烙出很多来,用来冬天炒腊肉或者做汤都非常好。
将番苕粉放进簸箕里晒着,一排一排的簸箕里面放置着沉淀好的番苕粉,这也是一种特别的风景。
在番苕粉沉淀好的时候,孟依依和苏清逸的婚事终于提上了行程。
这个时候,村里对于恢复高考的事,越演越烈了,有更多已婚的知青自己搬到了知青点去,知青们的另一半有些跑到知青点闹事,哭骂不绝,整个村子充满了未知的暴躁以及疯狂。
在这种时候,孟有粮下定决心,把苏清逸和孟依依的婚事给办了,若不是两人都没有满法定结婚年龄,他准拉着他们去办理结婚证,既然没法子把结婚证给办妥,那就好好办婚事,对于村民来说,那办婚事的仪式比那本本重要多了。
这事一定下来,孟大伟孟小伟最为忙碌,半夜就起来,去往县城里买东西,家里存的那些布票肉票什么的,一次性全给用光了。
孟依依的陪嫁是两套被褥一些布以及一件红嫁衣,东西很少,可是双溪村这边完全属于山沟沟,能有这样的陪嫁已算是不错了,吃饭都吃不饱,对于别的东西,自然没有太高的要求。
那红布的质量很不错,周艳和余玲拿到红布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怕自己手笨收拾坏了,但小姑子的嫁衣必须得赶制出来。
孟依依瞧着两个嫂子那么纠结,主动接过这事,把周艳和余玲给惊讶坏了。
为了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嫁衣,孟依依在家费了不少功夫,主要是没人信她能自己做,为了证明自己,她亲自给孟志琴做了一身衣服,那细密的针脚终于折服了大家。
只是这过程,就非常辛苦了,为了不让人惊讶,她还得表现自己是一点一点进步来着。
总而言之,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下来以前,孟依依和苏清逸终于快结婚了。
孟家忙成一团,请做饭的人,弄什么菜,得准备什么东西。
这天苏清逸主动去了孟家,离开后,孟有粮沉默了好一会儿。
易桂花在苏清逸走人后,这才进去看孟有粮:“你坐着干啥子?”
孟有粮叹了一口气。
孟有粮在这个时间点让孟依依和苏清逸结婚,是有着私心的,就怕苏清逸不同意,到时候高考后直接走人了,不是他把人想得不堪,而是现在到处都是这个风气,别说没结婚的,那结婚了的都想着走人。
孟有粮虽然不说,却是知道,好几对私底下交往的年轻人,都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分开了,没有分开的,多半是双方都是知青那一类人。
但他这点私心,在苏清逸拿来二十块钱当彩礼钱的基础上,显得就有些不堪了。
不管过程如何,苏清逸的确做到了答应了就不会敷衍,他同意了,就会按照正规流程走,不仅是给彩礼钱,男方的酒席什么的,他都自己办,并不需要孟家出手。
孟有粮把这事和易桂花说了。
易桂花坐到孟有粮面前来:“苏知青是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