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们姐弟妹亲热,何念娘很放心,出门的时候还细心的把门给带上了。
靠近炕边的安羽宁,把长胖不少的弟弟抱上炕,顺手拽掉他的鞋子后,小家伙爬到她的对面,开始有条不紊的帮着他们数钱。
小家伙在安羽宁的教导下,会从一数到十,所以小家伙要数钱,安羽宁自然乐意培养。
当然,为了防止小家伙出错导致她们全盘重来,她就指派弟弟,让他十个一摞,十个一摞的数出来码好,这样也是给自己省事,到时候她跟姐姐只要数十摞一穿便是一串钱了。
姐妹二人领着小家伙数了半天,终于结束的时候,除了花掉的钱,面前一共还有三串并三十七文,可见这个收获不小,比老爹跟三叔辛苦的挣钱要多多了。
想到县城辛苦的亲爹,安羽宁心里酸酸,她想爹了,真的!虽然才见过爹没几天。
三串钱很好分,姐弟妹三人一人一串,剩下的三十七文,安羽宁按照规矩,每日回来都交给娘一部分,当做是他们三人孝敬爹娘的,看着今日小家伙老实,安羽宁拿了两文钱放到小六的跟前。
指着钱,安羽宁忽悠弟弟。
“小六,这是你的工钱,以后你帮哥哥姐姐们干活,我们就给你工钱,这钱可是好玩意,可以买好多好吃哒!”
听到姐姐这么一说,小六两眼亮晶晶。
钱是啥玩应他不懂,也不理解,可是苦过来的贪吃小六却知道,吃的是好东西哇!既然吃的是好东西,那可以买吃的的钱,自然也就是好东西呀!
小六郎笑眯眯美滋滋的捡起,自己面前炕桌上的两文钱,捏在手里笑的开怀。
自打他们小小李家班开锣至今,安羽宁已经领着哥哥姐姐走了不少场子了,除了县城这个大舞台以外,周边哪个镇上赶集,安羽宁就借着顾长年的驴车,每天载着哥哥姐姐跟道具往哪里去。
大半个月下来,他们不仅是腰包鼓了起来,就连二丫因为世面见多了,人也越发的大气活泼;至于哥哥三郎,那自然不用说的,虽然还是话少,但是人看着就精神越发沉稳。
今日刚好轮到他们瓦堡亭赶趟,安羽宁自然是没有错过的,这不一大清早的就领着兄姐去了镇上,占据了一块显眼的位置,小李家班又趁机挣了一笔钱。
表演完了以后,安羽宁领着哥哥姐姐又去了人家吃食铺子吃了碗馄饨,连吃带带的花了二十几文钱,买上了一刀肉后,安羽宁领着哥哥姐姐们回家了。
自打他们卖艺以来,他们屋里就不缺肉吃,而安羽宁看在家里极品们还算老实的情况下,隔三差五的也给家里带上一点下水啊,肉啊什么的,但是次数与数量并不多,至于钱除了交给娘一部分,对于其他人那是一分没有的。
通过爹娘的教导,安羽宁当然知道自己不能惯得他们,以防惯得他们觉得理所应当。
今日买的这刀一斤重的肉,安羽宁是准备拿去答谢人家顾长年,每日借用小地主家的驴车,她都会买些东西当谢礼。
虽然她不是不想给钱两清,可架不住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小地主不乐意啊!为此,她也就只能另想办法解决了。
驾着驴车先回家,卸下车里的东西,把人家的驴子喂饱了以后,安羽宁让已经学会驾车的三郎,带上那刀肉,把车给人家小地主送去,自己则是带着姐姐二丫一道回了屋子,把装钱的小小箱子摆在了炕桌上。
今日轮到何念娘干活,见到自家孩子们归家后,她忙把手里的活做完了,忙里偷闲的领着小六郎回了屋里,一进屋,就看到了正围在炕桌前数钱的两个闺女。
“二丫,四丫,今个怎么样?”
二丫算数可没有安羽宁好,正数着钱呢,可做不到一心二用,还是安羽宁一边数钱,一边抬头回答亲娘的问话。
“娘,咱们镇上的人虽然没有县城多,也没城里人有钱,但是咱家这表演不是才开始么,大家看着新鲜,加上要过年了,大家伙手里也有几个钱,所以今日咱们的收获还算不错,但是具体多少我还没有数出来,待会跟您汇报啊!”
得了小闺女的回答何念娘放心了,点着头招呼着六郎就要出去,“成,那你们姐妹先数着,我去忙了。小六,你跟娘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