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多捡一点才行,只有自己多捡一点,他的爹跟三叔就能多松快一点,原来出门在外的做活,日子过的是那般清苦,比在家里可苦多了!
目送兄姐出门,安羽宁赶紧的清点两个小背篓,把里头娘特意给爹准备的东西全部取出,分门别类的摆放好以后,安羽宁想了想,从空间掏出了一大把小两斤份量的挂面来,这个还是北上的时候买的。
她想着爹跟三叔做活回来休息的时候,肯定很累了,这种情况下按照自家老爹的个性,那做饭神马的肯定是能糊就糊,为了让他们吃好点,安羽宁每次来,都给他们悄默声的放些容易做的挂面什么的,反正爹他们也不问,而且即便是问起来了,安羽宁也早想好了借口。
既然哥哥姐姐们捡柴火去了,安羽宁就先挪用了窝棚里的这些现成的,麻溜的在三脚架下生火,架上小铁锅后安羽宁加了水,待到水烧开了以后,她又从空间里取了把挂面丢锅里。
等到面条煮好了的时候,远远的传来了姐姐二丫的说话声,不难听出,自家老姐正在教育她那闷不啃声的老哥呢。
安羽宁摇头失笑,手脚利落的取了三只碗,把面条都盛到碗里撒了点盐,接着忙取了他们带来的一个小罐子,这个罐子里,是安羽宁自己亲自做的爆炒腊肉丁,是带来给爹跟三叔改善伙食下饭吃的。
正当安羽宁一手抱着小罐子,一手拿着勺子,逐一给面条舀配料的时候,窝棚的门被推开来。
“妹啊,出门的时候你都说好了,让我们捡点柴火就先回来的是吧?可是你看看你哥,我看柴火捡够一顿饭的量,准备喊他回来他还不干,还非要继续捡!妹啊,你哥我弟弟他太不听话了,你得好好教训教训他。”
率先进门来的二丫,一进门就跟打机关枪似的,直接突突了一大通的牢骚出来,而随后跟着自家碎碎念告状姐姐进门的三郎,面上则是讪讪的。
“姐,妹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想着爹跟三叔辛苦,我要是多捡一点柴火,他们就可以有时间多休息休息……”
自家这位同胞兄长,平日里闷的很,也不喜欢说话,眼下能解释一通,可见是被自家姐姐给逼急了。
你说你总是来拿人家的酒糟,不说别的,春夏的时候,地里跟山上总是不缺野菜跟瓜果蔬菜的,若是这些穷亲戚是个懂好的,知道礼来我往的道理,她也不至于如此嫌弃,哪怕就是你上门来拿酒糟的时候,顺手提上一篮子的野菜也成啊!
哦,你只知道拿别人的,自己却连一篮子的野菜都舍不得,你叫她说什么好呢?虽然她并不缺这些东西,可由此就能让她看清楚那些人的为人。
因为卞老太心里的怨念,安羽宁此行的目的自然是顺利达成了。
告别了站在门口目送自己离开的卞老太,安羽宁快速的出了巷子,跟巷子里的兄姐汇合。
送完了腊兔子,为了将来的养猪大业打好的基石后,安羽宁领着二丫三郎放弃了走大路,这回直接上了镇上通往县城的山路。
他们眼下没有代步工具,山路自然是要比官道距离短,也省时间。
三个小短腿的孩子,肯定没有大人走得快,等姐弟妹三人走到栗县,时间都已经是午时了。
还好安羽宁早有成算,知道今日肯定是赶不及卖腊味的,在亲娘死都不肯让她们赶夜路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是提前一日进城。
不过幸好,眼下亲爹跟三叔在县城逗留揽活计,何念娘也从小闺女嘴里知道,丈夫在县城搭了个窝棚,知道孩子们有地方落脚后,当即就允许他们提前一日出发上县里来。
安羽宁领着从未进过城的哥哥姐姐们,走到老爹落脚的窝棚前时,迎接他们的是大门紧锁的窝棚。
接连上县城来卖腊味,安羽宁经常到窝棚来帮老爹收拾屋子,后来的时候她发现,老爹跟三叔吃喝都是随便对付的,安羽宁干脆还把自己北上时用的小锅借口带了来,好让老爹三叔做活回来后,也能弄口热饭食吃。
不仅如此,随着次数增多,小窝棚里头的东西也在慢慢增加,再也不是以前那样,只有草堆供人睡觉的窝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