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道不轻传。
尤其是医术,各家各派,门规极严,每个医学流派之间都将自己所会的医道密不示人,传子不传女,传徒不传媳,而相互之间更是绝不交流。
不同流派的医者相遇,相互之间说话都是小心谨慎,唯恐被对方从这里偷了师去。
所以医术一代传了一代,代代如此,各家都是关上门户做老大。
长此下去,医术又怎能发扬光大!
若水早就看出了这里医道的弊端,她也试图想法子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却苦于找不到突破点。
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己做起,只要是愿意学医的,她都会不吝所学,倾心以授。
说起来,来自现代的她,感觉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人比起来,真的是要幸福太多了。
虽说现代的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的被动教育,可只要你肯学,老师就乐意教,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对于主动学习的学生,是每个老师都喜爱的。
而在这个时代呢,要想拜师学艺,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得十分贴切。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要想从师傅手里学到真本事,没有十年以上的苦功,是绝对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拜师,首先是要从学徒开始做起,所谓的学徒,就跟佣人的地位差不多,什么劈柴挑水,端屎端尿的活儿都要干,还不能叫苦不能叫累。
同时还要处处揣摩师傅的心思,时时小心讨好,这样才能博得师傅的欢心,传授给你一些真实的本事。
至于你能领会多少,师傅就不管了。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意思。
但凡学医有成,出师之后可以自立门户,才算得是修成了正果。
这个过程,没有个二三十年的功夫是绝对达不到的。
所以太医院的那些太医们,没有一个是四十岁以下的,而且个个都是师承名门,每个人的身后都是名医的传承。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半点也没将若水瞧在眼里。
一来是因为她是女子,二来就是她的年纪,三来就是她无门无派。
这三样加起来,别说是想当一名大夫,就算是给他们当学徒,他们都不会要,正眼也不会瞧上一眼。
可让所有太医们大跌眼镜的是,偏偏就是这个样样拿不出手的小女子,治好了他们全都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第945章道不轻传
四人围坐在火堆旁,吃烤肉,饮山泉,倒在自在悠闲,其乐融融。
若水和唐绛儿肩并肩坐在一块石头上,低声细语,越说越是投缘。
而另一边,小七和墨白就显得沉默得多。
两个人只是默不作声地吃着手中的肉串,相互之间并不交谈一言半语,却都竖起了耳朵,听若水和那唐绛儿在谈些什么。
只听了一会儿,墨白就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觉得甚是无聊。
那两个姑娘聊来聊去,三句话不离书本,尤其是那唐绛儿,动不动就引经据典,搬出一些书本上的东西来详述一番,只听得墨白头痛之极。
他虽然也读过一些书本,但他生性好武,更天生是个练武的奇才,自是喜武厌文,之所以读书,也是为了让肚子里有些墨水,可以充充门面。
可是他生平最厌烦的就是整日之乎者也不离口的腐酸秀才,碰到那样的人,他要不就是一个耳光抽过去让对方闭嘴,要不就是早早地退避三舍。
他之所以喜欢跟在若水和小七身边,而且呆得很是愉快,因为这二人都很对他的脾胃,一点也不酸文假醋。
尤其是若水,一肚子的鬼心眼,专和他斗心机,就连他这个聪明人都好几次栽进了她的圈套里。
聪明人就是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而和聪明人斗,更是其乐无穷。
可没想到半路上会杀出来一个唐绛儿,年纪轻轻,却老气横秋,动不动就“书上说……”尤其是她在山道上那番对乌龟王八的描述,差点气得墨白翘了辫子。
要不是看在她烤的肉如此美味的份上,墨白早就毫不客气地扔出颗石子,封住她的哑穴了。
他就想不明白了,这唐绛儿说的这些话,就像是放了一连串没味的屁,可为什么若水却听得津津有味呢?
“喂,有什么话,明天再说也不迟!你们要是再说下去,这天都要亮了,你们不睡觉,我可要睡觉!”
墨白实在不耐烦了,一跃上了树枝,以臂作枕,躺了下来。
听到墨白的抱怨声,若水一笑,拉着唐绛儿的手道:“唐姊姊,咱们早点休息吧,好好睡一觉,养足了精神,明儿还有重要的事要做呢。”
一听到重要的事,墨白一下子来了劲头,从树上探头出来问道:“什么重要的事?”
“赚钱!”若水笑嘻嘻地丢下两个字,就不再理他。
另一边,小七早已经不声不响地用枯叶和干草,布置了一个舒适的所在,又脱下自己的长衫铺在地上,让若水休息。
他可是自己吃苦,却舍不得让若水受到半点不适,虽然他并不说话,可是一举一动处处都能感受到他对若水的紧张在意。
唐绛儿看得羡慕不己,悄悄拉了拉若水的衣袖,在她耳边轻声道:“若水妹妹,这位黑衣大侠待你真好,比那个……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