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探查张煌言居住的岛屿后,半夜渡岛,把张煌言、罗子木以及张煌言的书童杨冠玉都捉住了!
赵廷臣再次亲自出马,想劝降张煌言。
张煌言对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因为,一个背信弃义的人,是不值和他说话的!
赵廷臣见张煌言连话都懒得和自己说,不由大怒,也不再劝降,把张煌言等人押解到了杭州弼教坊。
张煌言知道,自己就要被砍头了,可是,他大义凛然,面无惧色,抬头举目望见吴山,叹息说道:“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
赵廷臣听了,冷哼一声,心想:“这姓张的,死不悔改,还口出狂言!我大清,什么时候成为腥膻!”当下下令行刑。
张煌言昂然挺胸,高声吟道:“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吟罢,微笑坐着受戮。
他就算死,也不能跪着死!
赵廷臣把令牌一扔,喝道:“斩!”
刽子手一刀下去,把张煌言的脑袋一下子砍了下来······
张煌言,一代忠臣,就这么死去了!时年四十五岁。
刽子手跟着就要斩罗子木,罗子木大喊一声道:“张公,我罗子木来追随你了!”
他的话音一落,只听“咔擦”一声,罗子木的脑袋也被砍了下来。
张煌言和罗子木一死,刑场上只剩下杨冠玉了。
监斩官见杨冠玉年幼,有心为他开脱,当下对赵廷臣道:“大人,这名张煌言的书童,年纪尙小,不适刑罚!”
赵廷臣听了,心里有点犹豫,心想:“杀了张煌言,我大功已立,无需多杀伤;可是,留下张煌言的书童,毕竟是个后患······”他心念及此,颇有点犹豫不决起来。
杨冠玉听了,突然纵声一笑,断然拒绝道:“张公为国,死于忠;我愿为张公,死于义!要杀便杀,不必多言!”言罢,跪在张煌言尸首的面前,引颈受刑。
观看的百姓见了,纷纷落泪。
赵廷臣令牌再一扔,道:“斩!”
刽子手一刀下去,把杨冠玉也杀了。
真是:忠义张煌言,随从亦不让!一朝同日死,芳名永流传!
第二百零八章忠义千古
张煌言见赵廷臣答应不为难自己的士兵,当下颓然说道:“我现在就集合军队,宣布解散吧!”
“好!”赵廷臣说着,一竖拇指,道:“不愧是为士兵着想的好将领!”
张煌言听了,苦笑摇头,心想:“朱儿知道了,肯定要怪罪我啊!可是,我也无可奈何啊!”
“来人!”张煌言大声说道,见侍卫进来,便道:“传我命令,全部人马集合!”
“是!”
他的侍卫忙出去了。
张煌言和赵廷臣等士兵们集合了,这才出到外面去。
张煌言看着挨饿得面黄饥瘦的士兵,大声道:“士兵们,将领们,集合你们的目的,是想告诉你们,我们的队伍要解散了!我会把军中所有的银两和粮食,均分给大伙!”
“什么?”
将士们大惊,不知道张煌言为什么要解散军队。
张煌言见将士们哗然,忙摆摆手,道:“静一下,静一下!”
大家听了,这才静了下来。
“我们粮食渐渐不继,再坚守下去,只会走向绝路!所以,趁现在尚有余粮的时候,我只能解散大伙,各自逃生去吧!”
张煌言说着,实在是不忍心和大伙分离,可是,现实又逼得他不得不让大伙解散······
“我们就算解散,也要等朱将军回来啊!”
有人高声说道。
“朱将军?他去保护世子去了,一时回不来······”
张煌言说着,一咬牙,道:“大家别说那么多了,各自领去银两和粮食,散了!”
他说着,大步进营帐中去了。
众将士在门外跪下,高声道:“张大人!”
张煌言知道,自己要是走出去的话,士兵们肯定不会散去,当下一狠心,独自在营帐中坐着,一直坐到了黄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