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沐简问起,关毅立刻笑着说道:“我们去里面谈吧,这宗谱上了年头了……”
“哦……哦哦!快请里面坐,看我这都老糊涂了!”沐简尴尬地笑了笑把他们一行迎入了祠堂。
进祠堂后,关毅让常宇春把手提箱打开了。
他轻轻地揭开了包着宗谱的红布,一本泛黄的《黔宁宗谱》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这只是整套宗谱的开篇部分,这次来他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宗谱原本带来,除了这本之外,还有一本记录着沐老那一支谱系的,以及沐老根据自己的回忆整理出来的上辈人的情况,这都是认祖归宗所必须的证明。
沐简看到那本黔宁宗谱并没有直接上手,而是看了一眼身边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是沐简的族叔,沐广清的爷爷沐浩明。
沐浩明看到这古朴泛黄的宗谱,正准备伸手,关毅给他递过来一副手套。他尴尬地笑了笑说道:“谢谢!”
这已经历时数百年的宗谱,本身的纸张已经非常脆弱了,若是用手直接触碰难免就会留下终身的污痕。这个道理乡村教师出身的沐浩明也是懂的,他立刻接过手套戴上,小心翼翼地翻来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儿之后,他异常激动地说道:“是的!这的确是正本!这上面还钤着文辉公的私章……”
沐浩明是沐英之孙沐斌一系的后人,建国初从西川迁来临邛的。他口中所称的文辉公就是他的先祖沐斌,明英宗正统五年袭封的黔国公。
随后,沐浩明就拿出了一本家传的明版《论语》,在这本书的扉页上也有一方一模一样的钤印。
由此,完全可以证实关毅带来的这本《黔宁宗谱》,的的确确就是沐家家传的宗谱正本。
{}无弹窗第963章宗谱辩真
听到沐广清的话,李云龙冷笑着说道:“你啊……我早说过,小水电一放开,肯定是会造成各种隐患的。”
这些年来,作为绿色资源的小水电得到了国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80年代以来,华夏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小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占整个水电资源项目的30%。
而滇江的水电资源非常丰富,位居全国第二位,但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域条件的限制,实际开发率却很低。
滇江是华夏第一座水电站的诞生地,算起来滇江的水电开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发展的早却不代表发展的好。由于滇江的水电资源主要位于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之中,开发难度较大。所以地方上小水电的建设相对就比较滞后。
而且,在滇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上,在学术界、经济界以及政界都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一种就是如沐广清这样的基层官员还有部分专家学者以及大多数投资者主张的,全面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采用谁投资谁获益的方式投资中小水电站。
另一种就是像李云龙这样的官员和一部分以环保发展理念为主导思想的学者,坚决反对放开小水电。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怕这些中小水电站放开之后,会引起各种连锁反应。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以说,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关心滇江经济发展的众人的心里纠结着。
目前省里的策略也相对持中立立场,从三年前开始,省里下发了一个文件,主要就是因地制宜审慎考察确认严控立项审批小水电项目。
从投资发展的方面来看,省里的这个文件吸取了“发展派”的观点,引入民间资本放开投资门槛。
但从环保方面来看,这个文件同样也要求对立项审批要严格执行环保审批。
可以说这份文件的出台对于两方面的意见都有了考虑,但同时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对立的“两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