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雨夜

公主喜嫁 越人歌 2291 字 11个月前

桂圆急匆匆回屋去换衣裳,莲子替她打了热水,取了干净的巾帕和替换衣裳来,关切的说:“姐姐今天可冻坏了吧?赶紧歇一歇暖和暖和。”

一直在外面的时候倒不觉得,进了屋之后桂圆连打了两个喷嚏,感觉头皮发紧。

不好,她不会是着凉了吧?

桂圆一向不怎么生病,可这些天忙碌劳累,近来天气又忽冷忽热的,桂圆自己觉得有些不妙。

“寻两丸药来给我服,今晚是谁值夜?”

莲子说:“是银杏姐姐和松子姐姐。”

桂圆稍稍放心,她要真着了风寒,那肯定不能往主子跟前去伺候,万一过了病气给公主那可不是小事。幸好银杏还算细心,松子平时话不多,人也很能干。有她俩先顶着,桂圆就算真病个天,想来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刘琰把十张大字写完,抬起头来。

其实不用抬头,她也闻见了姜汤特有的那种气味儿。

这是放了多少姜在里面,味道浓的让人闻一闻眼泪都快给熏下来了。

银杏见她搁笔,赶紧把姜汤端了过来:“公主快喝吧,里面放了不少红糖,甜着呢。”

骗人,光闻这味儿就知道肯定很辣,就算放糖也盖不过这股辣味儿。

银杏还在一旁鼓动她:“公主,这喝的越慢越觉得难喝,要是一口气灌下去,味儿还没品出来呢就进肚了,比慢慢喝要强。”

“挺热的,回头再喝。”

银杏很明白,公主这一拖延,回头这碗姜汤没准儿就喂了花盆、花瓶、或是干脆泼到窗外大雨里头了。

“那奴婢帮您吹凉。”

反正她得亲眼看着公主把姜汤喝了。

刘琰真的很想瞪她。

这话勾起了皇上和皇后两个人对于故乡生活的回忆。

“没错,这时候正该抓紧晾晒,储存,挖菜窖,再晚些时候一下了霜就来不及了。”

皇上想的却是吃的:“嗯,腊月里烧一锅肉,放上些菜干儿,就围着锅台吃,还暖和。”他还给女儿解释:“灶屋里烧火做饭,比别的屋里都暖和。一般的菜盛出来端上桌,不等饭吃完就冷了。就围着锅台吃,省事又暖和。灶膛里的火就算熄了,余烬也能再热好一会儿呢。”

“我知道我知道,我还在灶灰里埋过山芋呢。”

站在殿阁外的宫人和内侍们肯定不会想到,皇上、皇后还有公主,在讨论的话题这么平实,跟寻常百姓人家一样。

“叫你一说朕也馋了,宫里做芋头都没个芋头样了,回头让他们上一盘烤芋头,再来点儿糖,蘸着糖吃最好吃。”

最后烤芋头还是没吃成。

曹皇后说:“晚上别吃芋头了,不过炖锅倒是可以,今天下雨寒气重,让御膳房送个热锅子来。”

晚上刘琰又吃撑了……

没办法,净是她爱吃的,肉丸子是她喜欢的,咬着弹牙,一股鲜香。要说各种丸子她都喜欢,最喜欢的还是肉丸。多半是因为小时候过年,舅舅家总是炸各种丸子。一有丸子吃,就代表着要过年啦,一年里头她最喜欢的就是过年。炸好的丸子也有各种吃法,可以蒸,可以烩菜,丸子汤也超好喝,切上些萝卜丝白菜丝,丸子一放进去鲜味儿就飘出来了,出锅的时候再浇上几滴醋,点些芝麻油,香的扑鼻,连汤带水的吃下去,又饱肚又暖和。

要光是丸子多半她还撑不着。

关键还有她爱吃的酱茄子,糖醋味儿的。

还有后来送来的一个热汤锅,山菌口蘑都已经炖化在汤里了,汤别提多鲜了。

皇上有个习惯是喜欢拿汤拌饭,这习惯刘琰也有,于是吃了不少肉丸、茄子之后,刘琰还用汤拌饭,吃了两碗。

于是她就撑着了。

曹皇后又好气又好笑,嘱咐她:“别光坐着,起来溜达溜达消消食。”

刘琰把自己摊在椅子上,真的是“摊”着的:“我不想动。”

桂圆殷勤的过来:“奴婢扶您起来,公主还是起来散散,走一走就舒坦了。”

曹皇后一面吩咐人去泡消食茶——毕竟皇上今晚吃的也多,父女俩等下都该灌杯茶,一面问:“外面雨停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