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笑着应:“有有,那就楼上坐吧,楼上视野开阔,站得高看得也远,今儿天气好,能一直看到长明湖边,且楼上比下头凉快,也清静。”
刘琰还是头回到这样的地方来,看这个人并不象店里的伙计,小声问一旁的人:“这人是店东家?”
这个桂圆也不知道。
还是林夙自己告诉她:“这人是店里请的帮闲,比一般伙计见多识广,能说会道。有许多举业不成的读书人,还有家道中落的大家子弟,没什么别的本事谋生,要么去给人做清客,就到这样的地方来混口饭吃。”
“哦,”刘琰懂了。这些人大概都身无长技,只懂吃喝玩乐。要让他们靠别的去挣饭吃,他们挣不来,也就是紫云楼这样的地方适合他们,他们认得的人不少,席间还能凑个趣逗个乐,他们能糊口,紫云楼也不吃亏。
他们的位置靠楼顶,本来楼上还有人,林夙吩咐了几句,很快那一席的人知趣的悄悄走了,整层楼就只剩下他们一行人。
楼顶确实敞亮开阔,风穿过长窗,吹得人身上凉浸浸的,格外舒服。
“就这里吧,这里挺好的。”
从长窗向下张望,楼前楼后都栽满了紫金,现在正是花开的时候,繁花如云似霞,多半这就是紫云楼名字的由来。
紫云楼的人一点儿不傻,傻子也不能在京城把买卖做得这么兴旺发达。林夙虽然没有介绍同来的几位女客的身份,可是看着她们来时乘的车,再看看那衣料首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那必定要当成最最上等的贵客来伺候啊。
刘琰低头闻了闻,杯盏中一股浓浓的玫瑰香。
琵琶弦索一动,一队绿衣舞伎袅袅婷婷走上了前方的圆台,圆台做成一面大鼓的样子,很是别致。
这是采莲舞。
绿衣女子们甩着柔软的水袖,身段柔软婀娜象是春风拂动柳枝,裙裾翩然,水袖灵活得就象活得一样。
琵琶声有如潺潺的水流,听得人心旷神怡。
刘雨都忍不住夸赞了一句:“她们这一举一动,真和《采莲图》里绘的一样。”
“嗯,舞的好,赏。”想想刘琰又补了一句:“琵琶很好,也赏。”
林夙一笑。
外面和宫里是不一样的,宫里说赏可以,宫外头这么说就不太合适了。
不过公主还小,再说这事谁会较真呢?得了赏才是最实惠的。
刘芳又往街那面看,也许是凑巧,李崆正转开了头。
“要不还是算了吧……”刘芳垂下头,轻声说:“不太熟。”
刘琰看了她一眼,又看看李峥。
有件事他俩心知肚明,但谁都不提起。
“那成,那就算了吧。”
李峥又回了街对面去,同那几个少年又说了几句话,他们就朝西去了。
公主们没长顺风耳,听不见街对面在说什么。
少年们刚才就在商量中午去哪儿,只是一时没商议出结果。
本来少年们是很想去个“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首选是常乐坊。
当然去那种地方,吃就是次要的了,主要是奔着乐去的,常乐坊的名头京中第一。
这些小小少年长于京城,对常乐坊那是久闻大名,一心想去见识。可有人想去,有人说不去。
说不去的未必是真不想去,可能是家里给的花用不那么够,去常乐坊会露怯。也可能是怕在那里遇到面熟的人,回头往家里一告,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也有人说去长明湖。
湖边的大小馆子,一多半是兼做伎乐生意的,湖边还有船,那些装饰得如同精美馆轩一样的楼船,上面什么乐子都有。
但还是一样,有人说去,有人又说不去。有贼心,没贼胆,又或是没有那个做贼的本钱。
所以他们站在这儿一会儿了也没谈拢,以至于被公主们看见了。
公主是没什么了不起,又不能主宰他们前程,除非想当驸马,否则巴结了也无用。
但这毕竟是公主啊!
三位公主,其中一位是嫡公主!皇上皇后的掌上明珠。
要说这位公主的地位,不用看别的,只看她们身后跟着的人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