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有喜

公主喜嫁 越人歌 2216 字 11个月前

不过这是后话了。

眼前的事情依旧多得很。

二姐姐要出嫁,大姐姐有喜了!

这下可真是大喜事。

尤其曹皇后,真是喜出望外,感觉最近的晦气都一扫而空了。

从福玉公主出嫁她就担心,一直担心到今日。

现在可好了,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孟驸马什么都好就是身子虚。成亲是夫妻俩的事,外人不可能样样清楚。曹皇后还能担心什么?就担心孟驸马这身子不成,福玉亏了里子还要护着面子,丈夫不中用也不敢说,挂着虚名守空房这不是小事,往后还有许多年呢!再说,没个孩子怎么成?人若没有个孩子,岂不白来世上走一遭?你老了谁奉送孝顺你?百年后谁记得你?谁想你念你祭拜你?人与花草木石有什么不同?不是人会吃会动,是人死了有人记得,这才最要紧。

现在好了,有孩子了!是男是女不要紧,有了就成。是男孩那是一举得男好福气,是女孩那是先开花后结果,姐姐领弟弟,一样好。总之,能生就好,能生就说明孟驸马没问题,只要能生,以后生四五个七八个都不是问题了。

曹皇后一高兴,大笔赏赐流水价的往公主府送,还特意嘱咐福玉公主千万别进宫谢恩,一定好好养胎,头三个月是最娇贵的时候,打个喷嚏都得收着劲儿,千万别象以前似的大大咧咧的。

别说曹皇后担心过头,孟驸马的娘、孟夫人齐氏的反应更加夸张!一听着儿媳妇有孕的消息,从来不上门的孟夫人就命人立马套车,一刻不耽误的赶去了公主府。

她以前不来公主府并非不待见儿媳妇。正相反,福玉公主这个媳妇是她亲自向曹皇后求的。

别人看福玉公主千万不好,孟夫人就看儿媳妇有万般好。头一条,身子好!福玉公主年少时候做农活顶两个大男人,第二条,能担事,战乱时候她骑马护着家人逃命,会张弓射箭能提刀砍人。第三条,孝顺。福玉公主是皇上义兄弟的女儿,被收养之后,对皇上皇后那跟对亲爹娘是一样,别人家儿女对亲爹娘还赶不上她呢。

更不要说她还有公主身份,对于体弱的儿子来说,这再好不过。孟夫人就怕自己将来护不住儿子了,怕他自己过不好。有了这么个儿媳妇,她还怕什么?只要不再改朝换代,儿孙辈绝对没得愁了。

隔了数日之后刘琰又听说了那个宫女绿丝的消息。她保住了性命,不过被发落到长巷去了。那里都是犯了错的宫人劳作受苦的地方,永远洗不完的破被旧衣,吃喝用度真不比外头乞丐好到哪里去。在那儿的人,可没有二十多岁就能出宫的说法了,什么时候能出宫,得看宫中有没有什么大喜事,没准儿会开恩,放人出去。

可那时候人做活都做得废了,好些人腰直不起,有人手不能动弹,有人腿废了……宫外又没人可投靠,出去反而是个死,那会儿他们反而愿意死在宫里。

这些事没人跟刘琰说过,但刘琰就是知道了。

很多人都觉得,不告诉孩子,不让他们看见,他们就不知道了。

其实不是的。

孩子们并不傻,他们有眼睛,有耳朵,能听到许多大人都未必会注意的话,能看到一些别人注意不到的事情。

长巷,其实刘琰去过的。

那是刚进宫没有多久的事情,她一通乱跑,把人都甩掉了,然后自己迷了方向,走错了路。

那会儿是大正午,日头毒得会把人晒脱皮,长巷的人都不出来干活,长巷里一股馊臭的味道,到处都空落落的,一个人影儿都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只有那些扯得乱七八糟的绳子,还有绳子上晾的一件件破衣烂衫,悬挂在烈日之下。

刘琰回来做了一晚上的恶梦,她梦见那绳上挂的是一个个人,一动不动的。

至于绿丝进了长巷的事情,她也听说了。不用问是哪里听说的,宫里永远不缺说话的嘴。

有些可惜。

她还是和前些日子一样的想法。

有些可惜了。

多漂亮的姑娘,声音也动听,象黄莺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