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张骞之见下

汉匈西征 孤君道 1738 字 10个月前

他抬头看赵安国:“奴隶之中有奸细一二人,此为贼人耳目,受命于人而已。贼人何时袭击,又如何袭击,想来这些奸细决然不知。若是贸然诛杀奸细,那势必会使贼人察觉。不能一举歼灭贼人,又必为贼所侵扰,贼人有地利之便,我等西行之路将异常凶险。”

“故,我以为当故作不知,待事发之际,再诛杀奸细不迟。”

听闻这话,赵安国也是皱眉不已,扭头看另一侧张骞:“义父所言不无道理,不知张公如何看?”

张骞缓慢咀嚼酸奶疙瘩,右手抬起抚着下巴处短须,目光凝着陷入沉思:“赵君所虑有理,若贼人不来袭击,而我等又杀其耳目,明日贼人必然察觉。某赞同赵君之见,不急于诛杀贼人奸细。”

赵安国缓缓点着头,面容沉肃:“我亦有此顾虑,既然诸公与我一同看法,不若先再忍耐一日。只是如此一来,今夜诸君必然劳顿,明夜恐精力不支……这也好办,明日以我执于狩猎为由,大队只行三十里路。如此可使营地坚固,更能令诸君休缓精力,以备战事。”

张骞点着头,接住张任递来的清水饮一口:“公子所提之策,适合目前困局。另,某以为当选善潜伏匿行者二三人,为我等押后,并观察贼人动向。”

顿了顿,张骞继续说,加重语气:“正所谓久守必失,也无千日防贼的道理。击退、俘虏贼人大部,并不能使我们脱险。若能探得其头目所在,一举生擒,余者虽众无需再战,大可迫降。”

斩首战术。

赵安国抿了抿略干的唇,目光一扫见张骞身后的张任、杨嗣都是一副淡然神态,心中断定这是张骞等人内部商议后的战术,遂问:“张公可有合适人选?”

“郎中杨嗣,勇猛善战,可担此任。”

张骞说着展臂指向杨嗣,目光落在赵安国脸上:“只需选出锐士五人,若能寻到贼人头目所在,必能一击必杀,或生擒。”

“那需要小子做些什么?”

“借公子弓箭一用,仅此而已。”

赵安国自不会拒绝,看向杨嗣:“杨君可需要铁刀?”

“谢公子成全。”

杨嗣抱拳道谢,只是脸上淡淡的笑意令赵安国不爽,但也露笑:“那我就为诸位壮士凑集六口铁刀。”

“要七口,堂邑父也会随行参战。”

“休说七口,要八口刀我也能为杨君凑来。我给奴隶的刀,找个理由自能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