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父子

明骑 隔壁小王 2335 字 9个月前

李锦绣特地问了清楚,问道:“敢是衙门里又有了甚么要紧事体?”

看门的是个四十上下的壮年汉子,脸上有一道刀疤,此人本为李定国麾下老卒,来在战场上落了残疾,左臂有些活动不便,便就将其安置在了门房。

老卒忙道:“衙门里有无要紧事体,俺也不知。老爷却是从来不与俺们下人说讲公事的。但是,最近几天,老爷回府倒还都是挺按时。大约衙门里,应无要事。”

李锦绣这才安下心,静静在门口等着。

那老卒又说道:“夜色渐深,又才雨后,门外风冷,父子之间又不比外人,少爷何不去房内等待,也不知老爷何时会回来。”

李锦绣笑了笑,说道:“无妨,我候着便是。”

老卒点了点头,也不再劝说,两人等候了大约一个时辰,李定国才在亲兵护卫下,回到府中。

父子二人见面,李定国面上竟有些喜色,道:“你随我来。”

“是,父亲。”

父子两人进了静室书房,落座,李定国方喜气洋洋的从怀中,取出一份绝密公文,公文上的火漆,暗记已经撕开了,能瞧见里面的宣纸。

一份公文递了过来,李锦绣忙道:“父亲,这不好吧。”

李定国面上含笑,道:“你只管看,这本就是给你的公文?”

“哦?”

李锦绣一呆,忙接了过来,略一翻看竟呆住了,那绝密公文上白纸黑字写着,兹,成立外务部德里分司。擢德里警备局少校官李锦绣,为上校官,任分司副司官一职,提督军务云云。李锦绣呆立良久,方欣喜若狂,他这是高升了呀。

“父亲,此令何来?”

李定国瞧着长子,笑道:“从江南来,是真的。”

李锦绣心中欢喜,忙道:“谢父亲大人提携。”

李定国便哈哈笑了起来:“你我父子,说什么客套话,来。”

一声低语,李锦绣慌忙上前,瞧着父亲从怀中取出一个烫金的匣子,打开匣子,里头摆着一对纯金打造的领章,三颗金豆熠熠生辉。单膝跪地,接过领章,父子二人相视笑了起来,此时无声胜有声。

街口处旌旗招展,字大、墨深,银钩、铁画,瞧着有些张牙舞爪,便如同十八层地府中爬出来的恶鬼一般。

当中一面猩红大旗上写着:“得道活佛转世。”

李锦绣便有些鄙夷,嬉笑着说道:“装的挺像,也忒好笑。”

“哈哈哈!”

“好笑!”

一帮德里城内游手好闲的市井无赖,大声嬉笑起来,周围的印人却也不敢招惹。这一伙都是大明人长相,大明人在德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高高在上,享受刑律豁免权,便是最下等的明人泼皮,也不是印人敢招惹的。

众人听来听去,那佛爷念得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的一个经典。没多少字,百十字上下。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即是此经中的名言。

看人潮人海,李锦绣居高临下,不经意,人群中却瞧见了一个人,三十许人,正值壮岁,和两个友人,在人流中低头行走。

李锦绣眼睛一眯,便叫了起来:“怪事,吠舍何时回来了,却也不来寻我玩耍。”

“吠舍!”

“夯货,休走!”

他手底下一帮人叫嚷起来,那印人模样的男子却充耳不闻,低着头走的更快了。

李锦绣便又嘿嘿一笑,笑骂了起来:“这夯货,走的倒快。”

在街口瞧了一阵热闹,李锦绣便一振衣衫,嬉笑道:“也忒没劲,走!”

“起开!”

一帮泼皮在人群中,扬长而去,一言不合便狠狠一脚踹过去,挨了踹的印人也敢怒不敢言。

一转眼,一行人消失在街头,进了一幢豪华的府邸。

“少爷来了!”

一阵喧哗,李锦绣行色匆匆,领着人直入二门,二门内,一个肤色黝黑的印人青年,忙迎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