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绸缪

明骑 隔壁小王 2273 字 10个月前

天水西北五十里,回寨。

白焕章用洁白的手绢掩住口鼻,面无表情,瞧着山野间尸横遍野,大战过后硝烟尚未散去,呛人的硝烟味,血腥味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白焕章调动湖广新军进攻回寨,三万湖广新军八成都是新兵,湖广子弟生长于鱼米之乡,哪见过这般惨烈的战场,不少新兵战后都吐的七荤八素。

“这般鹌鹑。”

白焕章麾下老卒亲兵,尽情嘲笑奚落着鹌鹑般发抖的新兵,指使新兵埋尸,善后,面无表情的白焕章视如不见。作为大明新军中的杰出少壮派,举人出身的白焕章拥有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判断,还有一颗坚如铁石的心,那锐利的眼神中竟无丝毫生气,只有冰冷。白焕章很清醒,如今连湖广新军都加入战场了,大明的战争潜力已然几近枯竭。

湖广,可是大明的大后方,富庶之地。

再庞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可也有个尽头,如今,三万湖广子弟走出新兵营入西北作战,这便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连湖广兵都动用了,四面受敌的大明,再也经不起任何意外了。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是白焕章信奉的准则,他要绝了西北后患,二进天水杀的人头滚滚。

西南,大军云集。

困守西南边陲一个冬天,春暖花开,死守各军堡的明军转危为安,终于等到了西南大军倾巢来援。五万缅兵,六万明军重新集结起来,携带大量辎重沿西里古里走廊,云集藏南,开始扫荡西南边陲各个生番的寨子。经历了一个难熬的冬天,在明军寨堡前付出惨重伤亡的各部生番,实力大损。

得到支援补充的李定国,一吐胸中闷气,血战两月,终于瞧见了突破西南屏障的希望。十余万明军,缅军一旦突破西南高山大川的天然屏障,再往南便是一马平川的印度,大明铁骑的用武之地。

{}无弹窗第九百九十九章绸缪

乌孙,便是后世的塔城地区,便是宋时的高车国。

马灿兵临高昌,纵兵烧杀,乌孙地处准葛尔汗国心脏地带,男丁大多出征西北,马灿便纵兵将部落中老弱从帐篷中驱赶出来,将牛羊牲口屠杀一空,不无恶意的放任准葛人的老弱在旷野中游荡。牲口,便是准葛尔人的根,明军此举便是要断了西蒙古人的根。

准葛尔腹地处处烽烟,被南北对进的明军,哈萨克兵掳掠烧杀,如坠地狱。

被马灿腹诽的吴三桂,如今正陈兵阿勒赛,领一万两千关宁骑兵进至阿勒泰便动起心思,和突厥人做起军火生意。北突厥哈萨克人纵马南下,在准葛尔人的地盘上撒野,吴三桂可也没闲着,和北突厥的苏丹们做军火生意,还和南突厥布拉哈汗国眉来眼去。

说到玩阴谋诡计,吴三桂可是一把好手,并且对大都督马城的意思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加紧在突厥人地盘上的布局。吴三桂此人生的浓眉大眼,性子爽直,这般极有迷惑性的爽直外表下,行事却最是阴狠歹毒,他得大都督马城几番指点,暗中便布局算计突厥人。

吴三桂将明军淘汰不用的大量鸟铳,火绳枪卖给突厥人,一面大发横财,一面挑拨拉拢各突厥汗国的苏丹们。北突厥哈萨克人分大账,中账,小帐三部,大账强势,吴三桂便将军火卖给小帐,中帐的苏丹们,引发的后果便是中账,小账的苏丹们实力急剧膨胀。

吴三桂和马城的布局,着眼于西北战后,挑唆突厥人内乱。

西北战后,西蒙古联军土崩瓦解,突厥人在南方没了对手,又占领了大片蒙古人的草场土地。纵观历史,不拘是突厥人还是蒙古人一旦没了对手,便会内讧,不内讧的游牧民族便不叫蛮夷了。吴三桂便将大量火器卖给中账,小账的苏丹们,制造各汗国之间势均力敌的局面。

一面挑唆北突厥内乱,吴三桂还和南突厥布拉哈汗国眉来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