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亲临

明骑 隔壁小王 2249 字 9个月前

倪元璐脸色铁青,鄙夷道:“蛮夷,终是蛮夷。”

马城倒是心平气和,准葛尔人,瓦剌人,俄国人,回回,三百年前本就是一家,如今再次联合起来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这些蛮夷追究起来,都是三百年前蒙古人的子子孙孙,附属实力,自然见不得大明中兴。大明中兴了,这些蛮夷还有活路么。

只是这西北战事打成了烂泥潭,久拖不决,停在乌拉尔山脉东侧的二十万北征明军,压力便太大了。天气转暖,俄国人在莫斯科组织的东欧联军,已然东进,塞北二十万明军受西北大战的拖累,只得从攻势转为守势,大踏步的后退,退守坚城。

主持塞北大战的卢象升压力极大,大明对外扩张的脚步,终于被八方蛮夷合伙遏止住了。

北征,西征打成这样,在马城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说白了还是中原王朝鸵鸟一般龟缩中原,龟缩的太久了,鸵鸟政策酿成的恶果轮到明人来买单。四面八方全是敌人,算上南征兵马,大明对外作战的总兵力已逼近五十万,并且新兵还在不断走进新兵营,如今,连湖广之地的青壮也大量被招募从军。

马城很不喜欢这种四面受敌的滋味,在湖广青壮大量招募后,大明的战争潜力几乎到了极限。然而却只是哈哈一笑,翻身上马,朝着倪元璐,何可纲一干文武大员抱一抱拳,轻夹马腹,数千护兵纷纷翻身上马,铁骑滚滚登上官船,横渡黄河。

牵着战马,一脚踩在河西的土地上。

马城瞧着漫山遍野间沟壑纵横,处处黄土,心中竟激荡起伏,不能自已,过了黄河进了河西走廊,可就离前世驻守的边陲哨所不远了,心中竟升腾起久违的热血,一声呼哨,铁骑滚滚碾向烽烟四起的河西重镇。

{}无弹窗第九百八十五章亲临

丁文朝精通战争之道,如簧之舌说的花言巧语,此战过后,这张掖城必然是要修缮扩建的,那新建成的张掖必然规模宏大,为河西屏障。凭李老将军的战功加上丁某的保举,这张掖重镇的城主一职,非李老将军莫属,这要在汉唐,那就是一方太守呀。

一席话,说的李荣两眼放光,麾下将官人人打了鸡血一般,前后奔走。

丁文朝战场经验何等丰富,深知守城战打的就是个士气,跟随马城征战多年,这战前动员的一套早运用的炉火纯青。这粗犷的辽东汉子,心中还十分得意,这领兵打仗是个细致活,少爷曾经曰过,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丁文朝终生信奉的兵学经典。

万余张掖守军,严阵以待,数十只信鸽冲天而起,再次求援。

延绥镇,黄河边。

马城亲率三万援军进至黄河之畔,此时,大都督亲至西北的消息传开,山陕,甘肃之地民心,军心提振,士气大盛。大都督亲至,西北乱局便很快稳定了下来,足可见马城的威名之盛,辽王马城提兵亲至的消息一传开,便给这场西北大战定了胜负。

甘陕之地,各部明军便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迅速剿灭着西北大地烽烟四起的叛乱。

此时,河西传书。

河西重镇张掖,武威陷入苦战,张掖被鞑骑日夜围攻,武威之敌,则是来历不明的一伙北夷,武威守将飞书告急,围攻武威的北夷约八千余众,肤白,身长七尺,黄发碧眼,作战时十分凶悍,武威城城墙数次被破,皆被城中登城助战,赶下了城墙。

武威告急,反倒是丁文朝镇守的张掖,才大胜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