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昭亲率后队兵马,接应各部明军后撤,激烈的战事渐渐平息,明军大部撤了下来,也不急着走,便停在黄沙漫天的旷野中,轻骑四出,监视着蒙古大军主力的动向。
至傍晚时,地平线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骑兵大集团。
曹文诏举着千里镜,面无表情,看着远处地平线上铺天盖地,无法计算数量的骑兵滚滚而来,挤成一团,人在马背上颠簸起伏,大批骑兵践踏带起黄沙滚滚,竟似乎是一道汹涌的浪潮,席卷而来。曹文诏是见过钱塘潮的,这般景象,便与钱塘潮爆发时一般无二。
明军队列中,军旗翻卷,各部兵马开始撤退。
曹文诏却不急着走,面色森然观察着远处的骑兵大军,可真真是壮观一场,那一排排的蒙古骑兵在行军途中,肆无忌惮,服色虽十分杂乱,军械也并不整齐,那庞大的数量却足以让人心中发毛。曹文诏,竟想到了三百年前,便是这样的蒙古大军席卷了天下么。
蒙古大军越来越近,前锋开始打马加速,庞大的骑兵集团便如同壁虎一般,断了一截,前锋开始加速冲锋,后头还在不紧不慢的行军,蜂拥而来的骑兵大集团,卷起的黄沙竟似遮天蔽日。
一侧,曹文诏的亲兵如坐针毡,在马背上劝说道:“曹帅,该走了。”
曹文诏重重的哼了一声,一甩大氅,随着主帅的离开明军轻骑纷纷打马,后队变前队与蒙古大军脱离接触,远远看去明军在逃,蒙古大军在追,实际上隔着十几里的距离是追不上的。
嘉峪关,关城。
曹文诏大军撤下来了,孙传庭长长的松了口气,竟难得露出温和笑意,让身边的亲兵都看呆了。孙传庭收敛笑意又一道军令,催促曹文诏让开正面,放蒙古人来打嘉峪关,这便是要重演当年白城之战。这一招,对付蒙古人是屡试不爽的,诱敌深入,决战于坚城险关之下。
{}无弹窗第九百六十四章诱敌
蒙古人营地外围少量轻骑,瞧见夜色下漫山遍野的铁骑滚滚而来,吓的慌忙打马奔逃,示警的号角声在绿洲营地里响了起来,一片兵荒马乱,倏忽间,五千铁骑已然席卷而至。
一支正在宿营的轻骑,被另一支突然冲进来的铁骑袭营,大乱。
月色如水,一队队铁骑高踞马上,挺枪举刀冲进绿洲,见人就杀,不多时一阵铳声响起,陷入乱战的营地很块就炸了营。一个个蒙古兵从帐篷里冲出来,冲向湖边想要上马,一堆堆篝火旁边,一个个牧民睡眼惺忪的站起来,却不知被哪里射出来的冷箭射翻。
哈奎和丙三队十余人,反穿皮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手绢,四出放火,放冷箭,聚起来的同袍竟越来越多,很快聚集起了五六十人,便如同一股暗流在营地中的涌动,兴风作浪。
曹变蛟领着数百亲卫,打马在营地中穿行,左一棍,右一棍,真如蛟龙出海一般霸道。前头,火光一闪,胯下战马本能的嘶鸣起来,那烧着的火光中竟立着几个人影,脖子上都系着一条白手绢,正在朝着这边招手。曹变蛟会意将铁棍一摆,数百骑蜂拥上前,纷乱的马蹄声中在内应指引下,穿过几座营地面前竟豁然开朗。
面前一座大营地,连成一片的牛皮帐篷,一片混乱。
女人在尖叫着乱跑,童子呆滞的看着数百铁骑滚滚而来,还有些护兵正在弯弓搭箭,试图反击。曹变蛟心中狂喜,仍下那几个内应变将长棍一摆,头一低,一猫腰,胯下战马嘶鸣着撞进帐篷群中,这是逮着一条大鱼,年轻气盛的曹变蛟怎肯放过。
身侧,横冲直撞的铁骑闯进帐篷群中,举起手铳对着乱跑的人影,便是一铳,然后便亮起一片雪亮的刀光。
嗤啦!
牛皮帐篷被马刀割裂,帐篷里东倒西歪的人影惊恐的大叫,却随即被雪亮的马刀劈翻。
暗处,哈奎如同一条潜伏的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