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吆喝,校场上新入伙的江湖好汉,西北后生们都解脱了,龇牙咧嘴的爬起来,排着堆乖乖的去吃饭。吕安一屁股坐在长条板凳上,全身上下每一个关节都酸痛,龇牙咧嘴,坐他对面那位江湖好汉也强不到哪里去,揉着酸痛的腰骨面色十分痛苦。
吕安也看出点门道了,这军情司是因材施教。
他是练过一些摔法的,上官便找来个蒙古人教他摔跤,对面那江湖汉子是使刀的,便随着一个哨官习练刀法。这种教法好不好,吕安也说不清,只知道这些江湖上有名有姓的好汉爷,这些天都被收拾服了,稍有不从便大棍子砸过来,那能不服么。
上了菜,饭厅里响起一片哧溜哧溜的声音。
两个菜一个汤,白面馍馍管够吃,吕安觉得吃饭是这地方最幸福的事情,敞开了吃,这些个江湖好汉,西北的后生,如狼似虎的军兵一天吃掉的银子,吕安估摸着得用大车拉,饭桶都盛不下。这地方真是诡异呀,先是将人饿个半死,又将大家伙当猪仔养,好没道理。
吕安吭哧吭哧吞着白面馍馍,却打死也不愿意走了。
这些苦他在塞北给人当护卫,也吃过,左右都是吃苦玩命,还不如做个饱死鬼。正吃着饭,便瞧见一队军兵牵着马,带着大包小包的行囊往外头走,没人敢议论那些军兵,只顾埋头吭哧吭哧的吃饭。吕安心中却是一沉,这天寒地冻的也要出差事么。
这两菜一汤白面馍馍不白吃呀,吕安心中叹了口气,却又打起精神多吃了两个馍,这个世道吕安算看清了,练就一身万人敌的本事,不会吃亏,这样想着,看着那豁牙的蒙古汉子反倒有些顺眼了。
官厅中,气氛融洽。
年关一过,军情司便轻骑四出,悄无声息间加入西北,西南战局。
丁文朝给每一个出战的部属发银元,安顿家眷,没有家眷的便发银元好好玩几天,送走了一个熟悉的部属,丁文朝心中一声轻叹,为了这大明中兴也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
{}无弹窗第九百五十章驰援
血腥味里混杂着一股臊腥味,吴勇提着刀一瘸一拐的在密林间穿行,遇到戴红头巾的伤兵便补上一刀,林外,溃败的印军很快被明军翻身上马,组织骑兵咬着溃兵猛杀,大部被歼,数百人骑着骆驼,马匹逃出生天,大战过后,大部明军撤回来清扫战场,轻骑四出侦查敌情,联络各堡。
定边堡,营内。
五十多个英兵弃械投降,终结了这场惨烈的战斗。
李定国坐镇定边堡,轻骑四出,联络前线各堡明军集结起来,几处失守的军堡也纷纷收复。
两天后,定边堡。
大战过后留下的痕迹被清理过了,堡墙上的血迹却已结冰干涸,触目惊心,五千明军集结到前线,正在冒着严寒整补。李定国飞鸽传书云南四川,请援,自是不肯错过这绝佳的战机。李定国有意无意一招以守待攻,果然引来了生番的主动出击。
这一战,大批生番从深山密林中走出来,对明军前线三十多个军堡发起突袭,却被明军杀了个血流成河。各堡战报,一夜激战生番青壮死伤过万,在明军坚固的堡垒下死伤如此惨重,大量青壮战死这便是绝佳的战机,冬季,这西南边陲的高原山区环境十分恶劣。
李定国手按地图,得意笑了,忠贞营近千伤亡,终让他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生番失去了大批青壮,谁去打猎呢,一个青壮年大量死亡的生番寨子,能熬过这个冬天么。唯一顾虑的是,北上的那些红头巾番兵,还有洋兵有多少兵力,大营在哪,这些都得轻骑侦查清楚。心中定计,李定国有了些许成算,手按地图眼中精光一闪。
一等到国内援军赶到,忠贞营便趁着生番虚弱,借大胜之威大踏步的向前推进。骑兵突进,后队跟上,修路筑堡先将一个个军堡,支撑点修建起来,建立一条稳固的后勤补给线。战争便是如此了,一旦实力平衡被打破,落败的一方那便是兵败如山倒。
崇祯十一年,正月初五,成都府。
傅宗龙愤怒的将前线传书拍在桌上,英军,印军犯境,竟与生番勾搭成奸,这番邦都合起伙来了,傅宗龙一个进士出身的封疆大吏,不免心中怒火升腾,这洋兵,印兵,番邦怎么就勾结起来了呢。他屡次遣使试图安抚生番,前次派两个使者,一个被生番杀了,一个割掉耳朵放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