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排枪让荷军攻势为之停滞,马城心中一声悲鸣,似乎看到了台湾镇军在浴血中重生。
此时,明军伏兵终于赶至,加入战场。
一队队的轻骑蜂拥而至,漫山遍野朝进攻中的荷军冲过去。
人喊马嘶,两翼人数不到两千的荷军骑兵,瞬间就被三倍于己的明军骑兵冲散了,只能抱着马脖子狼狈的远遁。近乎崩溃的明军中央步兵阵地,此时听到了排山倒海的马蹄声。六千明军轻骑从密林中杀出,恶狼一般冲向进攻中的荷军,冲上去靠近了,下马端起火枪就打,还有许多人端着手铳,凶悍的冲进荷军队列中,对准了荷军的脑袋就是一枪,很快,有组织的战斗就不存在了。
憋闷的明军轻骑有的纵马闯进荷军队列,有的翻身下马列队打排枪,还有的试图将荷军分割包围,一块块吃掉。马城已经木然了,再出色的将领,再优秀的部队也要面临战场失控。
战争不是游戏难免会失控,作为三军主帅只能尽力弥补混乱带来的后果,木然吩咐一声,亲兵铁骑营翻身上马,直取荷军后队的大炮。
三百重骑翻身上马远远的绕了个圈,身披全身骑兵甲的枪骑兵便斜刺里扑向荷军的炮兵阵地,沿途有些还清醒的明军骑兵纷纷加入,居然在混乱的战场中聚起一千余骑。一千余骑以重甲枪骑兵为先导,冲击荷军炮兵阵地。
荷军后队一阵慌乱,派出一支骑兵拦截,也是披着全身骑兵甲的枪骑兵。
战场后方,马城眯起眼睛,荷兰枪骑兵团么,人数约三四百骑,大名鼎鼎的荷兰近卫枪骑兵,着名的红色枪骑兵。拿破仑最早对于枪骑兵的印象就是来源于荷兰,而不是波兰,并且一见钟情,使这个在拿破仑时代已经没落的兵种重新焕发光芒。
与荷兰侧卫步兵一样,荷兰近卫枪骑兵更擅长于突袭和绕击,但是在跟更凶猛的哥萨克骑兵对决中却明显不敌,最后余部被编进波兰近卫枪骑兵二团。最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副指挥官后来转投英国,并且组建了另一支红色枪骑兵,上演了红色枪骑兵对垒红色枪骑兵的悲剧,荷兰枪骑兵在欧洲还是一流的。
{}无弹窗第四百九十九章反败为胜
也只能一笑了之,后金骑兵是傻子么,站在那里等着你的步兵方阵靠近么。
两条腿还穿着铠甲的步兵,能追上四条腿的骑兵么,除非是玄幻小说里才能做到。马城与后金骑兵交手多年,后金骑兵是很狡诈的,不等你的步兵方阵靠近,后金骑兵早就扬长而去了,远远的监视着你的步兵方阵,你难道不吃饭,不睡觉么,骑兵不是傻子,骑兵是会绕到步兵方阵的侧后方,打击你的弱点的。
马城的战法也很简单,激战正酣时,两侧密林中的伏兵突然冲出来,击溃荷军两翼骑兵,然后带着事先装填好的火枪,冲到荷军方阵薄弱的侧后方放枪,放完就跑,打马跑到荷军射程外,装填好了再冲上去放枪,同时再派一支骑兵拿下荷军的炮兵阵地,此战便可来上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荷军也有骑兵,左右两翼更有一千余骑,后队还有几百重骑兵。
正面战场上,气势如虹的荷军再次发动进攻,决战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荷兰步兵的战斗力,让马城也有些脑仁疼,不得不将最后的预备队,六个营顶了上去,避免正面步兵的全线崩溃。
决战,激战正酣。
之后马城惊奇的发现,荷军改变了战法,荷军将大方阵拆了,荷军取消了大方阵的固定编制,取而代之为战斗连队,并将各个战斗连队署成一线,并且将长矛兵变成由五十人正面和五人纵深的阵形。在一线部署的部队两侧,各配置三个小组的火绳枪兵,四人为一排,前后共有十排。另外,还留出了六十名火绳枪兵作为散兵火力队。
一个战斗连队刚好五百人,这已经是一个标准步兵营了,一个步兵营部署成三线。
马城看的目瞪口呆,他在荷军身上看到了什么,线性大纵深编队么。
作为军校毕业的军官,马城很清楚这种线性大纵深编队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步兵战法未来变革的方向呀。由于大方阵被拆开了,部署成许多小的战斗阵形,这样,便于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地集中兵力对付进攻者的强点,或者对敌人弱点实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