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磕头,回家

陆修远完全能理解易白的抉择,点点头,“好,我替你安排。”

——

离开北燕的前一天,易白去见了易舟。

易舟一听说他要走,眼圈都急红了,“哥,你就不能再多留些时日吗?我好不容易跟你团聚……”

易白淡笑,“就算再留,这里也不是我的家,终有一天我还是会走,那么早走晚走又有什么分别?”

听到“这里不是我的家”这几个字,易舟狠狠地哽咽了一下,“我知道,是爹对不起你,我也不求你原谅他,我只求哥能把我和他给撇开,别因为他就生分了我。”

易白伸手抚了抚他的发顶,“若是生分你,我就不会来见你了。”

易舟心头堵得慌,什么也说不出来了,直接抱住易白,“哥,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会来南凉看你的。”

“嗯,我等着。”易白说完,想到了什么,又劝他,“听说你迟迟不肯娶亲是因为我,如今我好好的,就别再那么执拗了,早些把媳妇儿娶过门吧,否则你娘该急了。”

“我偏不。”易舟抬了抬下巴,有些赌气地道:“我娘告诉我,那姑娘说愿意等我三年,我倒要看看,她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若是等不了,那我就马上让我娘去退婚,一转身我就娶别人去,若是她等得了,那么两年以后我就八抬大轿将她娶过门,啥也不说了,就对她一人好。”

易白有些无语,不过他在这方面属于“白痴”,什么也不懂,所以无从劝起,只是叹气。

“哥,你都要走了,咱们说点别的,别老是说我那些糟心事儿,一点作用没有不说,还膈应人。”

易白点点头,“嗯,要说什么,你说吧!”

易舟这话痨自然是捡着机会就不放,很快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兄弟俩相谈甚欢。

易白要走的时候,易舟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再次像个大黏虫一样抱了抱易白,“虽然知道哥这一走再也不会回来,但我还是高兴,因为以后有机会去南凉看你,总比一辈子都见不着的好。”

易白明白他说的是没痊愈的时候险些死了的那件事,心中也是诸多感慨,“行了,等日后有机会来南凉,我一定抽空陪你。”

易舟挑起眉梢,“陆家怎么说也是首富,听说名下很多产业的,到时候我来了,哥可一定不要吝啬,带我去运河上耍一圈。”

“好。”易白轻笑。

崇明帝上位以后虽然提出开凿运河,但毕竟是大工程,莫说一时半会儿,一年两年都不见得能开工,易舟之前去南凉的时候就特别向往南凉的江南水乡以及连通南北的大运河,只不过上次是为了给永隆帝贺寿,再加上时间紧,也没什么机会出去转转,下次再去南凉,可就得专程去见识见识了。

等陆修远把北燕这边的生意谈妥以后,兄弟俩就启程了,有陆家的名头保驾护航,易白这一路走得十分顺畅,陆修远倒也没急着赶路,途中遇到热闹的城镇或者大集,他会特地留个一两天,就是为了带易白出去玩,好让这位弟弟沾沾烟火气,否则要再像从前一样冷傲孤僻可不好,太生分了。

大概也是因为感受到真正亲情的缘故,从前易白不感兴趣的小东西小玩意儿,如今看来竟别有一番趣味,一路上走走停停,吃喝玩乐,他见识了不少。

某天,陆修远问他,“阿白想过娶妻生子吗?”

易白摇头,“不曾。”

易白长这么大,没接触过多少女子,继母谢氏算是他接触最多的一个,其次就是朱太后,然而这两个人给他的印象都特别差,以至于给她造成了一种“女人心毒”的错觉,对这方面自然而然就没什么好期待的。

只是他想不明白,“兄长为何突然问我这个?”

陆修远道:“回去以后,我很快就会大婚了,所以我想问问,你以后的日子,想不想要个知心人陪着?”

“知心人?”在易白的印象中,好像他认识的就没几个好女人,更别提“知心”一说了,就算有,那也是因为要算计他,所以知他懂他。

“嗯,一个能陪着阿白风雨同舟的女子。”

易白还是摇头,“不要。”

陆修远愣了愣,“为何?”

他还以为自己这些时日带他出去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骨子里的一些东西呢,看来还是没成功。

易白道:“阿舟跟我说,他要考验他的未婚妻,倘若真能等满他三年,那么他就八抬大轿将人给娶回来,往后拼命对她好,于是我似乎懂了一些东西,你们所说的感情,是要两个人相互的吧,她对你好,你也得对她好,是这样吗?”

“对,没错。”

易白垂下眼睑,“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对一个人好,我甚至不明白要怎么做才算对一个人好,我想,如果真有那样一个女子,大抵也会被我伤透心,所以,还是算了吧!”

“没关系。”陆修远本来就没有强迫他的意思,就只是征询意见,他若是愿意接受成亲,自己就给他把把关找个品性涵养极好的女子来照顾他,倘若他不愿,那么自己也会尊重他的意见,毕竟阿白与旁人是不同的,不能把他与寻常世家子弟作比较。

陆修远在入城之前就让人以前回府报了信,所以陆嘉平几人都在前院等着。

刚过牌楼下马车,陆府的小厮们就开始噼里啪啦燃放鞭炮,这串鞭炮原本是要在数月前陆修远痊愈的时候放的,只是那时候时间太紧迫,陆修远忙着去南凉,莫说是放鞭炮,连顿正经的宴席都没摆过。

绕过照壁,陆修远就看到陆嘉平满脸的笑容,然而那笑容在对上陆修远身后的易白时,慢慢就僵硬了。

虽然当初陆修远能痊愈也有易白不少的功劳,可是陆嘉平陆嘉兴这两位大家长是知道易白身份的,不希望陆修远跟他有太多的牵扯,原以为这次去南凉,易白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哪曾想,不仅回来,而且看起来似乎和远儿关系不错的样子?

陆嘉平和陆嘉兴两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尤其是陆嘉平,不等陆修远喘口气,直接将他拉到一旁,皱着眉道:“远儿,你怎么又把他给领家里来了?”

陆修远笑笑,“爹,阿白的身份可不一般,等改日有机会了,我再与你详细解释。”

陆嘉平哪里肯依,“不行,他不能再继续留在陆家。”

陆修远能理解陆嘉平的心情,“爹,这么多人看着呢,你总不能把阿白给赶出去吧?”

陆嘉平眉头皱得更深,显然是有这个意思。

这次换陆修远急了,“您可真不能动他,阿白他…他是我娘的另一个孩子呢!”

“什么!”陆嘉平僵住动弹不了了。

陆修远很有耐性地笑着说,“阿白真的是我娘的另一个孩子,而且与我同父同母,去了北燕我才知道的。”

陆嘉平觉得自己有些反应不过来,脸上的惊愕久久退散不去——北燕国师易白,丞相府的嫡长子,是他嫡姐的亲生儿子?

等等,同父同母又是怎么回事?

陆嘉平一脸焦灼,“远儿,你倒是一次性说清楚啊,你想急死我吗?”

陆修远做事喜欢干净利落,在两位嬷嬷四个丫鬟还未醒来之前就把陈情书交给了隐卫长,吩咐,“前两天我刚盘下一家印刷铺子,拿去让他们家做,三日之内,我要北燕整个皇都大街小巷都贴满这份陈情书。”

“属下遵命。”隐卫长很快去办。

而内殿被易白钳制住的朱太后,终于体会到了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生不如死之痛,原本那晚乞丐们的凌辱就给她造成了这辈子都忘不掉的阴影,哪曾想这对兄弟如此狠绝,直接把她腹中孩子的生父给扭曲成她的亲生儿子宣宗帝。

恨!灭顶的恨,恨不能亲手宰了这两个孽种,可是她做不到,眼下易白的手中的刀子就架在她脖子上,她丝毫不怀疑易白会在她眨眼之间直接动手让她咽气,心里害怕得要命。

陆修远走进来,语气十分的轻快,“我在想,宣宗帝是该称呼你腹中孩儿一声皇弟呢,还是该喊声儿子?”

朱太后锐利的指甲这次是真的把掌心给掐破了,皮肉撕破的疼痛让她身体微微的痉挛着,手背上的青筋如同沙土里蠕动的蚯蚓,蜿蜒而狰狞,眸子里更是杀气十足。

朱太后越恨,易白和陆修远两兄弟自然就越畅快,都说报复一个人最残忍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话还真没错,朱太后张口闭口就骂陆清绾是娼妇,如今把她变成娼妇,还有了孽种,再把这顶帽子扣到宣宗帝头上,这对母子,谁也别想逃掉。

朱太后最后是被气昏过去的。

而易白和陆修远也并没有急着离开,他们得看守在朱太后身边防止她自杀,直到那份陈情书出来。

那么就得“委屈”一下那两位嬷嬷和四个丫鬟继续昏迷了。

——

三天后,一份“横空出世”的陈情书炸翻了整个北燕皇都,一大早就闹得沸沸扬扬。

此事自然是第一时间就传入了皇宫,宣宗帝才刚听说陈情书上的内容,直接怒得杀了报信的人。

而林皇后则是用一种非常古怪的眼神看向宣宗帝。

宣宗帝冲着她怒吼,“连你也怀疑朕?”

林皇后想说不怀疑,可是那陈情书上的印鉴以及指印不可能有假,除非是朱太后疯了才会这么做,否则但凡她是个要脸的,都不敢这么自白,然而她就是做了,不仅承认自己怀了身子,还有意无意地把孩子生父指向宣宗帝,就只差把他们母子是如何苟且的过程给详细交代出来了。

想到昨天晚上宣宗帝还在自己的长乐宫里过夜,林皇后突然觉得胃里直翻腾,犯恶心。

而她总算明白宣宗帝当初为何非秦贵妃不可了,合着她这位夫君有恋母情结呢,秦贵妃或许只是朱太后的替身吧?替身死了,这回直接找上正主儿?

越往深处扒,林皇后就越想…呕。

“你那是什么眼神?”宣宗帝急得跳脚,旁人不相信他也就算了,就连日日与他同床共枕的发妻也质疑他?

“妾身有些不舒服,想歇下了。”林皇后忍住那种想要吐出来的感觉,把宣宗帝撵走以后马上去了浴池,把自己里里外外洗了个干干净净,而某些地方,直接抠挖,要把属于宣宗帝的所有气味给赶出去,从今往后再侍寝一回她就上吊自尽。

更沸腾的,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一个个露出鄙夷谴责的眼神,抬着下巴,好似全都比宣宗帝高了几个等级——与辱母怀子的这位相比,他们豢养几个歌姬舞姬外头再养几房外室,似乎都是“拿不出手”的小打小闹,要说会玩,龙椅上坐着的这位才是高手中的高手啊!呸!丢尽了整个北燕的脸面。

宣宗帝一张脸阴沉难看,“怎么回事儿?”

“皇上,今日早朝,不若,你给文武大臣们解释一下吧,外面贴得到处都是的陈情书又是怎么回事儿?”靖安王站出来道。

宣宗帝气得身子发颤,“这明摆着是有人诬陷!”

“诬陷皇上的人,是太后吗?”易卓明也出列,他倒要看看,事到如今,宣宗帝还有什么通天本事能把自己给摘干净,这么多年的官场自然不是白混的,易卓明不用脑袋想都知道宣宗帝被人坑了,可是谁坑的,为什么坑都不打紧,打紧的是,宣宗帝撇不开干系,这就够了。

宣宗帝双眼喷火,“怎么,你们全都觉得朕像是会做出这种蠢事的人?”

靖安王在一旁小声提醒道:“皇上,如今大臣们相不相信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件事已经造成了百姓的轰动,现如今便是想压都压不下去。”

宣宗帝忍住掀桌的冲动,“朕被人背后下了黑手,总不能什么都不作为吧?岂不让人觉得朕这是在默认?”

靖安王咳了咳,“为今之计,只有把太后接回来了,她本人亲自出面澄清的话,这事儿就能揭过去。”

把太后接回来?

宣宗帝脸色越发的难看,那个孽种如今还在太后肚子里揣着,接回来岂不是不打自招?

靖安王瞧着他脸色不对劲,问道:“皇上可是觉得哪里不妥?”

当然不妥,太后这才走了几天,先不说戚嬷嬷都还没动作,就算已经把那孽种拿掉,太后如今也该是虚弱得如同坐月子的妇人,太医们一探便知,可是不接回来,那封陈情书又成了铁证,简直让他骑虎难下。

混账!到底是谁在背后算计他?他可不认为太后会这么蠢把自己怀孕的事儿给抖出来,那就只能说明太后去了行宫以后被人给控制住了,然而戚嬷嬷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隐卫们更是一声不吭,难不成这拨人势力强大,竟然连他的隐卫都能给阻了?

宣宗帝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脸色阴沉沉的。

“皇上若是同意,微臣这就安排人去行宫把太后给接回来。”靖安王的声音还在继续。

宣宗帝觉得他就是只苍蝇,越是烦乱,他就越是嗡嗡嗡个不停,让人只想一巴掌拍死他。

可对方是自己亲自册封的摄政王,如今大半局势都掌控在摄政王手里,怎么着也得给三分薄面。

“安排人去吧!”想到最后,宣宗帝也没能自己拿个更有效的法子出来,只能按照靖安王所说的做,太后要是个有脑子的,就该收敛一点把她怀孕的事情尽量隐瞒起来,否则…就别怪他六亲不认了。

听到宣宗帝说愿意把太后接回来,靖安王眼睛里似乎染上了一丝嘲弄,散朝以后马上就给安排下去。

而行宫这边,易白和陆修远早就离开,他们要做的,就只是把那份陈情书给弄出去,至于后续到底会如何发展,虽然没个定准,但无外乎那几种可能——轻则朱太后被弄回去落胎,然后终身监禁,重则,朱太后被弄死,而宣宗帝也得从皇位上滚下来,且不管是哪一种,反正这对母子这辈子都别想再翻身。

外面动静闹得这样大,后知后觉的戚嬷嬷和敏嬷嬷自然也得到了消息,然后两个人当时就风中凌乱了。

这叫什么事儿?分明是皇帝让把太后送来行宫养着顺便把小孽种给弄死的,怎么反而到头来皇帝成了那个不管她们怎么逼问都问不出来的“野男人”?

戚嬷嬷后脖子凉飕飕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

如果皇帝真是那个“野男人”,那么即便自己弄死了朱太后肚子里的孩子,到头来还是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既然横竖都是死,那她何不赌一把,直接收拾东西先行滚蛋,反倒还有一丝丝的希望活下来。

如果是几天前,戚嬷嬷一旦出逃必定会被宣宗帝想尽办法抓回来折磨死,可现在局势混乱,宣宗帝自顾不暇,成天被一群臣子用犀利的言辞口诛笔伐,朝也没法儿上,整个人焦头烂额,哪里还管得了一个小小的嬷嬷,所以戚嬷嬷出逃很成功。

而敏嬷嬷就惨了,她只能眼睁睁看着戚嬷嬷走,非是她不想跟着逃,而是朱太后不让,就在她收拾东西的时候,朱太后死活将她给拽住,动静闹得很大,惊动了外头的皇家隐卫,敏嬷嬷于是被隐卫们给拦了下来,不得不留在行宫陪朱太后。

朱太后目前可以说是走到穷途末路了,所以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那四个丫鬟是宣宗帝的人,她自然拉拢不得,现如今唯一能“说得上话”的人便只有敏嬷嬷一个,怎么可能让她走?

宫里头派人来的时候,朱太后就知道这辈子到头了,原本有那么一刻想过死了一了百了的,可是她死倒是简单,难的是孽种还在肚子里,大理寺的仵作随便一验就能看出来她怀孕了,一国太后的死自然是要载入史册的,她可不想自己背着这么个洗不清的污名遗臭万年,所以最后一刻还是忍住了,没死。

朱太后的想法是美好的,她觉得只要自己出面就一定能澄清整件事,至于诊脉什么的,相信太医院还没有这么蠢的人敢押上整个家族的性命将她的事儿给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