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工队和突击连混进去后,情况怎么样?”
“自从一个半小时前传来消息后,我让他们不用再传消息出来,以免因为消息的过多传递,而出现什么意外。”这次,是情报处处长陈鑫回答的。
早在田国忠去师部开会的时候,张青山就预料到了今天,所以,早早地就把宝源县武工队和突击连分批秘密潜伏进了宝源县城……鬼子自从昨天中午后,就紧闭大门。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提前准备好的后手,让张青山现在在排兵布阵方面有了更多的手段可以运用……比如说,突击团三营负责守家,二营担负主攻县城南门,五营负责西门和北门的佯攻,四营则提前埋伏于宝源县城到马家坳之间的一个伏击点上,不仅能及时的切断敌人的退路,必要的时候,还能支援和接应马家坳的战事。
而张青山给武工队的任务就是配合突击连,从内夹击宝源县城南门。然后,武工队负责给攻击部队引路,而突击连则负责夺去小鬼子的弹药库……这也是张青山攻击宝源县城的两大原因之一——夺小鬼子的弹药库。
随后,张青山又问了几个关键问题,得到一一满意的答复后,张青山肃穆的点点头,把铅笔往地图上一丢,抬头看向宝源县的方向,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已经尽人事,只能听天命了。
一时间,整个临时指挥部内静悄悄一片,同志们纷纷抬头看向宝源县城,等待着,也只能是等待着大战的打响,因为,该做的都做了,该尽力的都尽力了,现在,只能等待战斗打响。
“轰!”
大战前的宁静,让很多人都感到几分紧张与期待,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小声,但各个都竖起耳朵,等待着第一声战斗声响起。
在这样谨慎、紧张,又带着几许期待的气氛中,谁都没感觉到时间的流失,或者没在意时间的快慢。
但是……终于,一声爆炸声隐约传来。
虽然不是很清晰,可大家处于军人对爆炸的敏锐,还是第一时间就判断出,这是爆炸的声音。
一瞬间,大家都有点茫然:大战就这么打响了?
可紧接着,大家就有点激动:大战,终于打响了。
就连张青山都忍不住握了握拳头,那种紧张中带着几分兴奋,又带着几许期待的复杂感觉涌上心头。
扫了眼身边的田国忠,田国忠正好看过来,目光一对视,两人都露齿而笑,颇有点配合默契的感到意气风发之意。
“报告,马家坳发来的电报!”
这封电报是赵红军发来的,电报的内容简单点说,就是小鬼子的前锋已经按照大家事先的估计,顺利的进入了伏击圈。作为前敌副总指挥,赵红军当机立断,下令开火……也就是程序上的给前敌总指挥部报告一下开打了而已。
张青山把电报递给身边的田国忠后,走出指挥部,来到山顶边上,拿起望远镜,看向两千米外的宝源县城。
田国忠来到张青山身边,什么也没说,只是一直低着头看着手表,好像在计算着什么。
而这个时候,大家的耳中,传来的是激烈的爆炸声和枪炮声……哪怕不是军人,听到这么密集的枪炮色鬼,都能想到,马家坳的战斗打的有多激烈,而且,绝对是一上来就下死手,敌我双方都是如此。不过,从单一爆炸响声的程度上判断,此时,我方占尽了上风,因为,不同的爆炸声还是很稀少,这就说明,小鬼子的炮兵还没来得及还击。当然,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小鬼子是被伏击的一方,一交上火,被打个出手不及,一时间有点慌乱,短时间内没有有力的还击很正常。
不过,很快,就听见了不同的炮弹声。
田国忠却抬头看向张青山,淡淡地说:“从被突然打击到还击,小鬼子的炮兵反应时间只有十五秒,不愧是训练有素,而且凶悍异常,这仗有的打了……小鬼子几乎是一受到打击,就立即冒着枪林弹雨,强行迅速把炮架好,然后直接还击。”
张青山放下望远镜,扭头看了眼田国忠后,又拿起望远镜,继续看着宝源县城的情况。
过了几秒后,张青山才边看边说:“我相信自己同志,不管他们承受多大的压力,执行多么危险的任务,甚至是否要全军覆没,但我相信,只要命令下达,他们只要有一个同志还在阵地上,就会把这任务继续执行下去。所以,老田,现在我们考虑的不是马家坳的事,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宝源县城里。只有把宝源县城尽快拿下,才能给马家坳战斗的同志们一个交代,他们也才能掌握主动权,否则,我们这边一旦没有按预定计划顺利拿下宝源县城,他们那边会更为被动,那样,你我可就没脸做人了。”
“嗯!”
“小孙,你去告诉同志们,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我们这边打的好,才能给马家坳的同志们减轻负担,否则,我们突击团就对不起此时此刻在马家坳为我们打掩护的同志们的流血牺牲。”
“是!”
很快,新的电报来了。
大意是:虽然刚才给小鬼子一个迎头痛击,打的小鬼子前锋丢盔弃甲,可小鬼子的主力却很快就摆好架势,接下来的战斗,必将陷入拉锯战中……但请突击团的同志放心的执行自己的任务,马家坳全体指战员向突击团的同志保证,只要有一个人在,绝不叫小鬼子前进一步。
看完电报后,张青山淡淡地说:“给赵红军发电,告诉他,突击团感谢在马家坳英勇战斗的全体同志们。请他们放心,我一定会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时间,完成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