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生微笑着关上了录音笔,抬起头,感慨道:“你的想法令人尊敬。”
《杏林》的记者谢小秋这时开口道:“岐黄慈善现在已经将医疗援助行动通往国际,那么下一步这会成为常规化的项目吗?而你还会冲锋在一线吗?”
苏韬淡淡一笑,“岐黄慈善的国际医疗援助计划,是国家卫生部和外交部安排的任务。只要国家有需要,岐黄慈善自然会不断地招募合适的中医人才,进行国际医疗援助。至于我既然是岐黄慈善的成员,也是这个计划的制定者,当然有义务参加到一线救援行动。岐黄慈善积极加入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工作,不仅是国家实力强大的必然之举,也是中医走向国际的必经之路,我们会坚持做下去!”
谢小秋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其实我还有很多问题想要问你,时间不早,已经超过规定时间,希望下次还能给您专访。”
苏韬面带笑意送两名记者走出了外面的会客室,同时还让姬湘君送了两名记者礼品和一个信封,这是行业规矩,尽管知道两人是奉命采访自己,但该给的东西,还是得给的。
陈开生和谢小秋走进电梯之后,下行的过程中气氛有点尴尬,两人服务不同的杂志,归根到底是竞争对手。
终于陈开生打破僵局,笑道:“我们共同专访一个对象,这好像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吧?”
谢小秋点了点头,不苟言笑道:“是啊,想当年我们都还是实习生呢。当时采访的是一名外国专家,那个老外浑身散发着一股奇怪的体味,那段采访经历让人永远难以忘怀。”
陈开生哈哈大笑,“这期的报道,咱俩又要打对台了,你准备怎么报道?”
谢小秋淡淡地扫了陈开生一眼,耸肩道:“还能怎么报道?上面的调子都定下来了,当然是积极正面报道,说实话我最讨厌这种政治任务了。”
陈开生摇头道:“我却觉得这次专访挺有意思,苏韬这么年轻,短短两年时间,做出了这么多让人拍手称绝的大事情,比起其他人更值得深入报道。”
谢小秋撇了撇嘴,没好气地白了一眼陈开生,不屑道:“你还是好好指导你们杂志的那些实习生怎么写好人物专访吧,我就不需要你指教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真是一点没变,好为人师,让人觉得厌烦。”
陈开生知道谢小秋的性格便是如此,喜欢毒舌,看上去谁也不买账,但他的文采飞扬,是个货真价实的大才子,论笔力自己不如他,只能选择更为独特的角度,和谢小秋进行竞争了。
表彰大会之后,紧接着是一场规格很高的洗尘宴。
虽然政府机构近几年在公款吃喝上大力整顿,但如今是犒劳从塔立吉克归来的国家英雄,自然不能掉以轻心,显得特别寒碜。
酒店在燕京不算最高档的场所,但厨师都是从中南海请来的,准备的食物不仅精致漂亮,口感还非常好。
安德森被乔雪改造成了一个吃货,品尝着国宴级别的美食,每吃一道菜都得赞叹一番。
比起在瑞士吃过的中餐,安德森发现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他现在越来越喜欢华夏这个国家了。
苏韬端着酒杯,走到安德森一家的面前,笑着说道:“不知道中餐,是否符合你们的口味。”
安德森等乔雪翻译完毕之后,比了个大拇指,感慨道:“华夏不亏是有文化沉淀的东方古国,我爱死这些食物了。”
言毕,两人轻轻碰杯,为了友情。
安德森将苏韬已经视作忘年交,尽管两人语言不通,但他很喜欢苏韬的性格和情怀。而且,苏韬从某种意义上还对安德森在工作上有了很大的帮助,原来从中草药中提取抗毒药剂,往往会获得奇效。
苏韬笑着说道:“明天你们会飞往汉州,我得去湘南处理一些事情,等我完成了那边的工作,然后再到汉州和你汇合。因为承诺你的实验室有很多仪器设备需要定制,所以你一时半会无法开始工作,不如趁着这个难得的空闲时光,好好和家人度个假,游历一下华夏的风景名胜。”
安德森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道:“是啊,我工作这么多年,除了结婚的时候,陪我的妻子在拉斯维加斯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其余大部分时候我都将时间花费在实验室里,我要趁着这段时间好好陪一下他们。我们现在已经制定了旅行计划,要游历华夏的名山大川。”
苏韬点了点头,朝着乔雪招了招手,低声说道:“请安德森先生不要担心安全问题,只要在华夏,我都会安排足够的人手,保护他和他的家人。”
等乔雪翻译给安德森之后,安德森脸上露出感激之色,“能遇见你是我人生最大的幸运之一。”
安德森知道自己现在很危险,只不过如今在华夏,那些为非作歹之徒不敢对自己下手而已。
苏韬面带微笑与安德森暂别,朝其他酒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