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我们怕死

与国共武 山下出水 2635 字 10个月前

唐峥看他一眼,笑道:“养五千兵有没有问题?”

王旷云琢磨半天,缓缓点头道:“应该可以,不过有些捉襟见肘,少爷应该知道养兵不仅仅是满足兵卒的吃喝,还要担负士兵们身后的一家老小。”

唐峥默然不语!

王旷云这个说法确有其事,涉及一个古代养兵的常见问题。

养兵不但要给士兵提供一日三餐,此外还得额外给兵卒发放粮食,这就是所谓的按月给予兵饷,兵饷是士兵养家的唯一来源。

古代一家人口众多,动辄就是五口六口,所以养一个兵的后面其实是跟着五六口人,这个兵饷的压力不可谓不重。

也就是说供养五千精兵不能按五千人口计算,兵食和兵饷至少得按三万人的开支才行。

荒山开出五万亩梯田看似不少,但是供养五千精兵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唐峥徐徐吐出一口气,道:“我现在已有千兵,河畔荒地开辟后能再养两千,然后把荒山五万亩梯田算上,大约也可供养五千,加起来就是八千兵……”

八千个兵已经不少了。

但是王旷云仍旧愣了一愣,隐约听出唐峥的语气不对劲。

他连忙道:“少爷您这算法纯粹发于自身,怎不将琅琊王氏也计入其内?我王氏族群许您50万石粮食,至少能征召一万精兵在手!”

50万石粮食满足八万兵丁吃喝都没问题,不过考虑到募兵要给兵饷让其养家,每个兵丁按照家里有八口人计算,所以王旷云才说50万石粮食能征一万个兵。

这是按照精兵方式做的打算。

戮戮乱世之中,给吃饱饭就有人卖命,如果再给兵饷养家糊口,那么麾下异常死忠很快变成精兵。

是的,古代的精兵就是这么奇葩,吃饱饭给养家,满足两点就是精兵。

琅琊王氏手笔真是够大的,一出手就要帮唐峥征召一万个兵,也就是说帮他供养一万户,一万户可是个非同小可的数字。

曾有诗言,开疆而拓土,得封万户侯,万户就是一万户人家的意思,能养一万户的基本都是封疆大吏级别。

唐峥再次徐徐吐出一口气,道:“我自己才能供养八千,你王氏却帮我供养一万,为何自己不招兵买马趁势而起,偏偏非要白送粮食押注在我身上?”

王旷云郑重拱手,直言不讳道:“我们怕死!”

唐峥一呆。

先秦有文,诗字曰《抑》,抑有一句,海内皆知。

何句?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因是失传之文书,所以也有另一种说法,叫做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琼瑶是美酒的意思,当然你要误会是那个琼瑶那你找墙角蹲着去……

这两句诗不管哪一个,说的大体都是雪中送炭之意。

唐峥终于不缺粮食了!

两万石,多么恐怖一个数字?

古代一石是多少斤呢,约合后世50千克,说白了也就是100斤,两万石总数就是200万斤。

而一辆犍牛大车能装多少斤?

满打满算一千斤!

琅琊王氏足足调用四十辆大车,连续运输整整半个月时间,四十辆大车几乎霸占了官道,来来回回高达五百余躺。

运过来的粮食堆得像小山一样。

没关系,人家琅琊王氏不愧世家级别,直接自己出动人手上千,在唐家庄帮助唐峥修建两个大粮仓。

200万斤粮食就这么白白来了。

随同而来的还有王氏家主王旷云,哦,现在他已不是王氏家主,而是唐峥家里的一个管家。

唐峥原本还心存顾虑,但是琅琊王氏赠送粮食就只有这一个要求。要想拿粮食可以,得让王旷云跟着他混。

这不同意都不行了。

两个大粮仓,堆得满当当,足足200万斤粮食,完全可以满足开荒之用。

何止开荒之用?

开荒可耗费不了这么多粮食。

虽然古代人饭量较大,但是一个成人一年也就吃掉六百斤,十人六千,百人六万,200万斤粮食足够三千多人吃一年。

而且还是一日三餐,顿顿都保证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