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为什么我们会饿死?

与国共武 山下出水 2472 字 10个月前

唐峥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又道:“我们明明拼命劳作,偏偏家无隔夜之粮,每每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有多少人望着空空的粮筐满脸无助?孩子饿的哭,老人饿的睡,一睡很可能再也无法起来,在临死前还不断念叨着粮食粮食。”

话题更沉闷了,在场已经有人偷擦眼睛。

凌飞雪默默看着唐峥,不知他开荒之前为什么突然说这些话。

唐峥忽然大声道:“为什么,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大家都经历过饥饿,应该知道饥饿是一种什么滋味。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煎熬,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勤劳的我们要挨饿……”

他越说越大声,声音渐渐有一股郁愤之气,陡然咆哮道:“让我来告诉大家,因为朝堂的衰败,因为皇帝的昏庸,因为吏治的贪腐,因为土地的兼并。”

唐再次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渐渐已经开始狂吼,道:“这一切的一切,导致我们明明勤奋努力,但却遭受不该承受的煎熬,不能再这么下去了,饿死我们这一代,下一代又该怎么办?孩子继续挨饿吗,睁着远远大眼睛等死吗?”

这番话虽然咆哮狂吼,然后直直透进在场所有人心里,哪怕是凌飞雪这种大家闺秀,心中同样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共鸣。

唐峥突然伸手一指前方,指着一望无际的荒地,大声又道:“也许大家都已经知道,眼前这些土地都是我的,我也不怕告诉你们,我要开荒是有目的,开荒才能有粮,有粮才有底气,我要种一万亩地,种十万亩地,种一百万亩地……我要用这些土地种出粮食,然后去招兵买马供养大军,有了兵马我就去打更大的地盘,再把更大的地盘全部都种上粮食,没有错,我就是要去抢,抢地盘,养大军,然后再抢更多的地盘,再去供养更多的大军,既然这个时代如此操蛋,已经逼迫让人活不下去,那么就让我琅琊唐小五站出来做个出头鸟,领着大家抢田抢地种粮食……”

说到这里猛然一停,随即狂吼又道:“如此终归能有一天,天下再也不会饿死人。这是一个宏伟目标,也许要毕生为之奋斗,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天下大事,从小迈足,也许你们会觉得我的梦想距离大家太遥远,那么,我今天先做一件距离大家很近的事,分田地!”

下面众人先是一呆,然后只觉脑中轰然巨响。

分田地?

怎么可能是分田地?

那样岂不是说,老百姓自己手里会有地?

许多人不由喉结滚动几下,感觉一颗心怦怦乱跳。

就连唐峥那些手下也是面带激动。

他们虽然跟着唐峥当兵可以吃兵饷,但是家里人同样也是需要土地的。

自己拥有土地,这简直是这个时代老百姓最为盼望的事。

下午时分,唐峥和凌飞雪站在河畔荒地上。

冬雪初晴,阳光不热,偶尔一阵北风吹来,明显还带着刺骨寒意。

阿奴很能干,用一上午时间跑回了娘家,不但喊来很多农闲壮汉,竟然还去周围庄子跑了一趟。

被招来的雇工足有三百人。

唐峥手下还有一千个兵。

一千三百多人齐聚荒地之中,不时有人跺跺脚踢开积雪,天气虽然很冷,但是人心却是暖的。

据说三百年前,大唐人人有地,开国之初土地不值钱,朝廷更是铆足了力气鼓励百姓开荒。

那时候有种说法叫做永业田,还有个说法叫开荒归属于自己。

老百姓有地,并且地还是自己的,再加上税赋特别轻松,干起活来自然满身是劲,所以唐初国力整整日上,百姓家里常有三年存粮。

但是,那是三百年前的传说。

大唐一代不如一代了,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或者也不能说是皇帝昏庸,而是土地兼并害死了这个帝国。

三百年时间足以改变无数国策,土地兼并导致的直接下场就是,天下田地虽然还是那些,但是粮食收成却一年比一年减少。

粮食越来越少,倒霉蛋先是百姓,于是开始饿死人,全国人口在减少。

人口少了,地还是那些,按说应该足够满足口粮了吧,偏偏竟然形成了一个怪圈,粮食越少土地越荒芜。

唐初的许多良田,如今都变成了荒地。

老百姓想开荒,但是这些荒地都有主人,所以只能望地兴叹,说来这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但是现在不同了,琅琊县脱离大唐属于大周。虽然算不上改朝换代,但是土地政策却有了改观。

比如唐峥要开的这片荒地,粗粗算来足有一万亩,名义上都是官田,拿个官印搞个地契就是自己的。